杨老太想要给更多,但杨春兰说什么只要了一半。
这下有了钱,不仅父母生活问题解决,家里修房的事情也解决,杨春兰心里的石头落地,脸上的愁云也散去。
杨老太是第一次亲眼见证小锦宝的神通,整个下午都在感叹这娃是个小神仙,感慨杨春兰命好,以后会享福。
杨春兰因为有过之前的经历,倒是淡定许多,只是脸上一直挂着抑制不住的笑意。
小锦宝见姥姥和妈妈终于不再难过,心情也跟着高兴起来。
在心里感谢叔叔后,嚷着要跟哥哥们去河边玩。
第143章 好多大黑鱼
杨家镇的河跟向阳村不同,向阳村是长流水,河水浅,石头多,这样的河里基本不会长大鱼。
但杨家镇不一样,这边的河水很深,水流缓慢,河里鱼很大,很多杨家镇的村民靠打渔为生。
小锦宝听家文哥哥说这边河里有鱼后,一直想去河边抓鱼。
“傻孩子,这河里的鱼可不那么好抓,它们滑着呢,你几个舅舅常年在河里,都很难抓几条鱼回来。”杨老太笑道。
家文想到了上次村里抓鱼的事,开口道:“姥姥,妹妹可会捉鱼了,肯定能捉到大鱼。”
“好,那你们去吧,家文照顾好妹妹,河水深,不要出危险。”杨老太不放心的叮嘱一番。
几个孩子这才向河边跑去。
“好大的河呀!”
小锦宝是第一次见到又宽又长的河,而且河水不像向阳村那种清澈,这河深不见底,而且水是绿色的。
“妹妹,你小心点,这河水很深。”家文不放心的叮嘱。
“好。”小锦宝心里害怕,后退几步,准备去旁边浅水沟玩。
刚到蹲下身子,就看到七八条大鱼,争先恐后的往岸边游,而且都将头抬出水面,感觉像是出来透气一样。
“家文哥哥,你们快来看。”小锦宝惊呆了,连忙叫两位哥哥。
家文跑过来一看,高兴的叫道:“乖乖,好多大黑鱼。”
“它们怎么了?”小锦宝问道。
“应该是缺氧了,不管这些,咱们先捉住它们,晚上吃鱼肉。”家文说着动起手来。
“好,捉鱼给姥爷熬汤喝。”小锦宝也伸手去抓。
说也奇怪,那些鱼儿就那么动也不动的任他们抓。
不大会功夫,三个孩子身边就有十七八条大鱼,每条几乎都有三斤以上。
孩子们是空着手出来,这么多鱼也拿不回去。
于是家文安排家武回去叫妈妈来帮忙。
不多一会儿,杨老太和杨春兰提着桶过来。
“你们捉了多少鱼?家武这孩子还硬要提着桶。”老远,杨老太就笑道,她不相信孩子们捉到了大鱼。
“姥姥,很多。”小锦宝兴奋的挥着手。
杨老太走近,看着地上一大堆的鱼,眼都直了,“真……真有这么多?”
就算杨家镇最会打鱼的人,也不能一次打这么多呀!
“姥姥,今晚咱们吃鱼肉。”小锦宝开心的拍着手。
跟上次在村里捞鱼不同,这次的鱼是自己亲自抓上来的,小锦宝心里可高兴了。
“好……吃鱼!”杨春兰上前,笑着将鱼全部捡进桶里。
回到家以后,鱼被放进了水缸,刚刚在河里像死了一样的鱼,这会竟都活蹦乱跳起来。
看着缸里的鱼,杨春兰开口:“妈……咱们杀几条……请大哥他们来吃。”
想着明天就要回去,杨春兰有些不放心父母,正好趁晚上,把大哥二哥叫来,叮嘱他们平时多照顾一下爹妈。
“好,我这就去杀鱼。”杨老太心里高兴,转身拿刀准备杀鱼。
“杨广坤,她们哪里来那么多鱼的?”
对面,七巧在屋里看到杨老太杀鱼,眼都红了。
第144章 咱们也吃鱼
“我哪里知道,好多年没吃鱼了。”看着老太太杀鱼,杨家老三不由自主地咽起了口水。
晚上,杨老大和杨老二两家人过来。
杨春兰红烧了两大盆鱼,一家大子十多口人,热热闹闹的一起吃。
虽然杨家人生活水平还不错,但这吃鱼是鲜少的。
因此大家吃的都特别香,尤其是小锦宝,对这鱼肉情有独钟,吃的可高兴了。
鱼肉的香味弥漫着整个院子。
杨老三和媳妇在屋里闻的口水直流。
“要是没分家就好了,不但有兔肉吃,还有鱼肉吃。”杨广坤用力吸着从窗户飘进来的香气,再次感慨道。
家里别说鱼,已经好久没闻过肉腥味了,七巧一直不让煮肉吃。
“分了家又怎么样,咱也煮鱼吃。”七巧看着对面的人都在吃饭,眼里露出几丝奸诈。
“我们哪里有能鱼吃。”杨广坤声音有些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