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桐有些不好意思,同时也觉得很不对劲,无论如何小枣儿都该醒了,她本来就不是个喜欢赖床的人。
“小枣儿,我进来了啊。”粟桐贴着门小声说了一句,随后掏出随身工具,只两下就将锁孔捅开……扑面的血腥气。
粟桐脸色瞬间紧绷,她先贴墙走到厨房,从里面拔出一把尖利的水果刀反握,随后口中编造道,“小枣儿,你昨天把钥匙放在我那儿了……我给你带了咖啡,怕放凉,刚刚敲门你又不开,我这急性子一上来就先把门开了,你不会怨我吧。”
话音刚落,粟桐脚底下一个错落,闪进了卧室,这里的血腥味非常浓厚,却一个人影都没有,地上、墙壁和床褥都被殷红色浸没,按这个出血量来看,此人必死无疑。
粟桐倒抽了一口凉气,她握刀的力度更大,刀柄上的花纹原本是为了美观和防滑,可是经不住粟桐此刻的紧张,深深嵌入掌心,疼痛让粟桐维持着稳定的呼吸,她先将整个宿舍搜查了一遍,没有第二个人、没有尸体也没有穆小枣。
粟桐刚一进来就关上了门,她站在被血染透的床前,手脚冰凉,理智迫使她先拨打了一个电话,郭瑜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过来,结结实实撞在耳膜里,让粟桐有点头晕。
“粟桐,你是不是吃饱了撑的!这才几点啊你就给我打电话,你知道我昨晚几点……”
郭瑜异常暴躁,然而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粟桐打断,“小枣儿出事了。”
即便是通过手机,也能听出粟桐的嗓音低哑阴沉,缺乏活力,粟桐又道,“你先跟何叔联系,然后马上来市二中,路上我跟你细说。”
郭瑜也没有含糊,她沉默了一分钟,只道,“好,你原地等着我,不要冲动,也不要破坏现场,我立刻过来。”
郭瑜是个法医,她对自己的职业有着深刻认知,大部分情况下刑警队打电话给她都是因为现场有尸体,小部分是运气好,人还没有完全死透。
穆小枣出了事,粟桐没有第一时间联系局里,而是先拨通了她的电话,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粟桐现在的情况也很糟,残存的理智只能支撑她干完这些事,而向市局汇报,统筹现场任务太复杂,粟桐办不到。
另一种可能是穆小枣的尸体就在粟桐面前。
郭瑜不是刑警,不擅长推理,她也没到现场,不知道现场的情况,但本能的有一种感觉,像是两种可能并行存在,穆小枣的尸体导致了粟桐的崩溃。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不可能理智过一生,难免会有崩溃的时候,只不过粟桐工作需要,这么多年她已经形成了肢体记忆,不管精神状态有多差,遭遇了怎样的危机,都会在失去判断能力之前先准备好退路。
夏天,阳光从凌晨五点到六点有个巨大的变化,房间里拉着窗帘,阳光透过缝隙在地上形成一道细长直线,粟桐站在角落里,整个人处于冰窖中溺水的状态,每一次呼吸都迟钝而缓慢,直到肺部生疼。
“没有找到尸体,说明小枣儿还活着,”粟桐的声音在发抖,她试图一一列举现场的疑点,让自己冷静下来,“血液很多,但是少部分呈喷溅状,大部分为抛甩、碰溅、滴落和浸染状,血迹中间没有空白部分,不像是发生过搏斗。”
如果发生过搏斗,粟桐就在隔壁,只要穆小枣出声,她肯定能听见。
第131章
粟桐缓缓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刚挂断郭瑜电话时,房间中的血腥味夹杂着死寂,让她眼前有些发黑, 粟桐手里还握着水果刀, 她始终维持一个紧绷防备的动作,等眩晕感散去, 她才缓缓舒了口气。
片刻之后,郭瑜的电话重新打进来,“先跟我说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穆小枣在你面前吗?”
“小枣儿失踪了, 她房间里全都是血, 夏凉被已经被尽数染红,出血量在一千毫升以上, ”粟桐冷静的让郭瑜有些害怕,她继续道,“房间里没有太多打斗的痕迹,整体摆设维持完好, 另外我就住在她对面, 只要小枣儿喊一声,我会立刻到达现场。”
郭瑜是法医,粟桐是刑侦队长, 对现场的勘察和推理粟桐没有必要向郭瑜汇报。郭瑜知道粟桐只是用这种方法来维持镇定, 也算是找另外一个人对现场进行记录。
在遇到穆小枣之前,郭瑜是粟桐最好的朋友, 生死之交,虽然彼此得理不饶人, 特别是郭瑜一张嘴,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跟粟桐是仇人。
这些年出现场难免会遇到危险, 有一次郭瑜因为暴雨困在郊外的山上,随着降水量的累积,随时会发生泥石流,她躲在车里瑟瑟发抖,最后还是粟桐排除万难组织营救。郭瑜当时腿受了伤,交通工具又陷在泥潭里,粟桐背着她走了五里山路,这才找到了卫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