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李尧道。
今日的天气非常好,阳光透过面前的桃树枝丫照了过来,温暖的阳光正好将两人笼罩了起来。
李尧轻轻掂量着那朵花的份量,随即将它往地上一丢,让其与那些纷纷落地的花瓣融合在了一起。
“这样是不是更好看些?”
李民点点头,“恩。”
杨叔迟早会来寻他,只是李尧没想到竟是这般快,才吃过午膳没多久,他便寻了过来。
李尧正在教李民识字,见他过来,便大方地将李民刚写的字展示给他看,“先生来得正好,快来瞧瞧民儿的字可曾有进步?”
自认识杨叔以来,他的脸上一直都挂着笑,无论是喜怒哀乐,他总是笑脸盈盈的,而今也是一样。
根本叫人看不出其情绪来。
李尧顿了顿,让大监带李民下去,随后给杨叔同赐了座又赐了茶。
然杨叔同只恭敬地站在那里,不喝茶也不入座,几息之后,才幽幽出声,“听闻陛下今日做了件善事。”
李尧正等着他来兴师问罪,坐得很是悠悠然,“先生也听说了?”
杨叔同微微颔首,“唐国而今内忧外患,百姓委实承受不起税收之压,陛下应该减免南面百姓的赋税,只是北面百姓去年遭了旱灾,还需陛下下令安抚才是。”
李尧微眯起眼,他以为杨叔同会同他聊断袖之事。
他正恍神中,却听杨叔同再道,“唐国百废待兴,陛下眼下最重要的便是重振朝纲,李尚书仗着三朝元老倚老卖老,朝中各部都有他的门生,不得不防。”
李尧眉头微挑,问,“按先生的意思,该如何做?”
杨叔同道,“自惠帝之后,朝中便再无丞相一职,老朽以为陛下可再设一部。”
李尧倏地明白了,他道他为何辛辛苦苦逼他登位却不求个一官半职,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
当年惠帝罢免丞相一职,就是吃了丞相独揽朝政之苦,眼下朝中最大的官也不过是六部尚书,再往上也就没有了。
若是重设丞相一职,又恐重蹈覆辙,所以杨叔同才想到这个法子,在六部之上再设一部。
若这一部中的所有官员都是他杨叔同的人,那李尧这个皇帝也没必要再做了。
至于皇帝是否喜欢女子,将来会否有子嗣也不重要了。
李尧暗自一笑,他果真是只老狐狸。
“巧了,先生与孤竟是不谋而合。”
杨叔同依旧笑着,“哦?陛下有何高见?”
“内乱刚平,唐国百废待兴,亦是除旧革新的好时机,孤打算重启科考,今年起每月一次,等选完合适的,再恢复一年一回,正好新朝添新部,也多添些人手,先生意下如何?”
杨叔同的眼神中闪过了一丝异样的光,虽然只是一瞬,但还是被他捕捉到了。
他继续道,“既然李尚书倚老卖老,孤便让他回家养老吧。至于新部,还辛苦劳烦先生筹谋一二了。”
杨叔同淡淡道,“陛下日理万机,这些是老朽应该做的。”
“想来那些老人们也不屑听孤的。”李尧补充道,“上古皇帝身边都有一队直达天听的锦衣卫,孤打算重启,赐名飞鹰卫。先生以为如何?”
“尚好!”杨叔同道:“书怀年纪尚轻,实在不适合待在朝中,陛下设立飞鹰卫,正好也给了他历练的机会。”
两人你来我往地聊了一下午,最终谁都没占先机,谁也没吃亏。
眼见着日斜西山,李尧暗自咬牙,终究没沉住气,“先生难道没有旁的事相告?”
杨叔同微微一愣,似是听了一件意外又莫名的事。
“陛下还想同老朽商量旁的事?”他淡淡道,“旁的事不过是陛下自己的事,老朽干涉不了。”
说着他便要告辞。
李尧怒拍桌案,道,“勇哥在何处?”
杨叔同冷哼一声,终于摊牌道,“桃花将军的荣耀都是陛下给的,如今陛下需要他,他自该奉还。陛下若是乖乖待在这龙椅上,老朽保证他安然无恙,否则,”
他笑笑,“这一年来,陛下见多了腥风血雨,也该知道,老朽从不做赔本的事。”
这些话满是威胁与警告,李尧不由心尖一颤,心里莫名产生了些许不大好的预感。
骆勇,你必须给我活着!否则,我李尧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你!
--------------------
第 36 章
骆勇醒来时,发现自己依旧飘在一片海上,面前一片汪洋,他不知自己飘到了哪里,只知道日头升升落落了整整七回。
那日在京城城外,他被一群东海人围攻,那些人不知吃了什么,一个个力大如牛,与此同时,他腹腔中又传来一阵绞痛,即便他奋力反抗,却依旧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