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璟行的脸埋在膝盖里都快睡着了,听见有人叫他赶紧站了起来。
“你是来找人的吧?”阿婆指了指401的门。
赵璟行连忙点头。
“他们搬家了。”
“搬家了?”赵璟行眉头拧在了一起,“他们搬去哪儿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听说他家那个画画的弟弟考上大学了,应该是去读书了吧。”
“读书?”赵璟行记得许诺说他不画画了。
“是啊,他们把房子卖了,人上周才走的,那天一大早我就看到那兄弟俩拿着行李往火车站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赵璟行反而松了一口气,许诺他们一定是去了西京,许诺还没有放弃画画!
“大小伙儿?”阿婆看他在发呆,“我有他家哥哥的电话,你要不要啊?”
“要!”赵璟行激动道,“谢谢您阿婆!”
第13章 “我以为他会杀价……
66
西京的房子不便宜,为了省钱,许诺坚持把房子租在了六环外。
房子在新小区里,是拆迁的套一安置房,房东是老两口,租金便宜,就是有点小,客厅只比卧室大一点,他们在客厅摆一张床,把客厅布置成了一间卧室,但就是没有空调。
许翊从二手网站上买了一台旧空调,制冷效果很不错。
兄弟在小房子里忙碌了两天,终于有个家的样子了,许翊炒了两个菜,从冰箱里拿出了他买菜时顺便买的奶茶。
许诺坐在床边上,面前就是餐桌,抱着奶茶开心得哇哇叫:“好甜啊,哥你也喝一口。喝嘛喝嘛!”
一杯奶茶两根吸管,四十平米的小屋和下雨就会积水的阳台,这是他们全新的起点。
许诺没有申请学校的宿舍,他上学的路通勤往返要四十个地铁站,但好在他们的家离医院很近,还是西京权威的肿瘤医院。
新生入学的前一天,许诺陪许翊去医院建了卡,主治医生是一名五十岁的权威专家,陆陆续续给许翊安排了很多检查项目,要分时间段做,一天做不完。
好在许翊的心态不错,病情也比较稳定,只要没有出现发热、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降低的现象就暂时不需要放化疗。
67
2010年夏,许诺正式成为了中央美院大一的新生,主修西方油画,平时课也不多。
他并没有去捡垃圾养许翊,因为他从同学那里了解到了“网店”,据说是这两年才流行起来的新潮,年轻人都喜欢网上购物了。
许诺找了好多关于网店的资料,跟许翊一起商量了好久,决定开一个小小的网店试试。
至于卖什么许诺早就想好了,他可以把自己的画放到网站上售卖,还可以接油画的定制,还能接单帮一些小作坊的画插画,价格实惠,保质保量,改到满意为止。
————
一开始网店的生意并不好,店铺的人气也不高。
许翊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他从网上淘了一些二手的零件,自己改装一些手机、影碟机、电脑之类的小电器,拿去卖给二手电器店卖,一来二去还跟老板混了个脸熟。
许翊每天在家做改装,下午五点就出去走走顺便买菜。
许诺一般六点左右到家,有时候他们一起做饭,有时候许诺回家饭已经煮好了 。
夏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过去了,秋天也快结束了,楼前的银杏树黄了,种在阳台上的野玫瑰错过了花期,刚开出的花苞就已经枯黄了。
二手电器店的老板也欣赏许翊的手艺,经常一周要找他拿好几部手机,因为许翊干活慢,加上每天要睡很久,许诺也从不允许他熬夜,所以也每周只能改出四五部手机。
慢慢地网店的生意也好了起来,不仅有人找许诺定画,还有一家小出版公司请许诺帮他们画漫画手稿,许诺也变得忙起来。
许诺往墙上挂了一个记账本,卖房子的钱是许翊的医疗基金,天塌下来这笔钱也不能动,网店产生的所有收入都要优先存到医疗基金里面,许翊改装手机的钱一半用于房租水电,一半用于平时的生活开销,每月如果有结余,就全部存在医疗基金里面,如果不够,许诺就每天晚饭后帮有钱人家去遛狗,赚点小钱补贴家用。
生活一点点踏上了正轨,圣诞节他们一起去商场买了打折的羽绒服,还一起去吃了牛肉面。
牛肉很大块,也很烂,可是许翊觉得有点贵:“这家不太划算,下次咱们换一家。”
许诺吃得津津有味,脸上都沾了红油:“好啊,我也觉得有点贵了。”
“你小声点啊。”许翊用鼻尖指了指收银台的老板。
许诺吐了吐舌头,缩着脖子继续嗦面。
68
赵璟行并有试图联系许翊,他通过许翊的手机号,搜索到了他们的网店,还以匿名买家的身份加了许诺的个人微博,默默关注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