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父子相对无言,愁得直薅头发。
好不容易卖了这么多单,刘运飞是万万不想退款了事的,只能绞尽脑汁想办法。
“要不,我们从大伯家买点?”
“那也远远不够。”
刘大林心里对亲戚家的产量有数,想来想去,终于明白这么大的量不是只靠自己家就能吃下的。
最后下了决心,“等天亮我就去找村长,让他帮忙想想办法。”
第83章 主动求合作
刘大林躺在床上睡不着,等天一亮就立即跑去了村长家。
刘村长刚起床,眼睛都睁不开,嘴角还有着昨晚睡觉流口水的痕迹。
但听他说完来龙去脉后,那双小眼睛立即瞪大了数倍。
整个人精神抖擞,也顾不上洗脸刷牙,径直翻出纸笔。
开始盘点每家每户的产量,再计算出他们目前手头大概的残余货量。
发现足够覆盖网店当前的订单数后,这才长舒了口气。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采购价格,“你打算按多少钱一斤从别人家买?”
刘大林来之前已经和儿子商量过了。
来村里批量收购的粮商出价是350/斤,但大家都是同村村民,不好赚太多差价,他们就以420/斤的价格采买。
这个价格很良心了。
刘村长没意见,吃完早饭后,立即陪着刘大林挨家挨户敲门买米。
平白每斤能多赚70元,被找上门的村民自然很乐意出售。
看刘大林家人手不足,忙得手忙脚乱的,甚至还主动帮忙打包发货。
一行人从早忙到晚,终于赶在天黑前搞定了所有订单。
目送快递车拉走了全部货物后,刘大林一直悬着的心才落回了实处,想着今晚终于可以好好睡个觉了。
刘村长却想得更长远。
昨天盛夏只是简单推荐了一下碧梗米,就让网店订单暴涨。
如果能更深入的合作呢?
那他们村以后是不是就不用被中间商压价,可以自己解决售卖难题了?
别看碧梗米卖得贵,但种植成本和产量摆在那,镇阳村的村民们其实并不富裕。
刘村长正愁不知道怎么提高村民收入,这么一来,路子可不就走通了吗!
他越想越觉得这事可以做。
连忙拉着刘大林走到一旁,“你有没有那位盛小姐的联系方式?”
刘大林摇头,又把还在忙着当客服的刘运飞找了过来。
刘运飞只知道盛夏的薇博账号,“我给她留言试试,但不一定能联系得上。”
盛夏看到刘运飞的薇博留言纯属意外。
因为从天荟阁回家的路上闲得无聊,她便拿出手机刷了会薇博,结果在即将退出时,无意间看到了他的私信。
盛夏惊讶网友居然真去网店里买了碧梗米,还把人家库存都抢光了。
但更惊讶的是他最新发来的留言,说镇阳村村长想和她谈谈长期合作。
合作内容当然是推广售卖碧梗米。
盛夏沉吟了一会。
网友的购买力超乎她想象,能借此赚多少钱都在其次,关键是碧梗米可以销往全国各地。
一人购买,还可以多人享用。
这也就意味着她的积分可以随之翻倍。
盛夏顿时来了兴趣,因为合作会牵扯很多细节,干脆让刘运飞代为转达自己的手机号,并邀请刘村长当面细谈。
刘村长是个干实事的人,一看合作有戏,连夜就坐上了高铁直奔云州市。
翌日,两人便约在了咖啡厅见面。
盛夏踩着点进店时,刘村长已经等了有一段时间。
看到她出现,立即主动伸手打招呼,“盛小姐,幸会幸会。”
盛夏微笑着点头寒暄。
很快进入正题,“据我所知,碧梗米这种稀缺大米应该会有粮商争着收购才对。为什么你们村还需要找我谈合作?”
刘村长早猜到她会问这个问题。
当即苦笑了一声,“不瞒你说,以前确实有很多粮商抢着收购,但是这两年不行了。”
盛夏挑眉,“哦?怎么回事?”
刘村长把事情娓娓道来。
碧梗米名气大,味道好,但产量稀少且价格贵,真正见过和吃过的人极少。
而且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煮出来会呈现出淡绿色。
这就给心思不正的人留了钻空子的机会。
有人将普通米染上色素,然后伪装成碧梗米出售。
这种假米的成本连碧梗米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有句话说得好,有30%的利润,人就会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就会践踏人类良知。
假米在利益集团的运作下,迅速抢占了市场。
如果只是真假混卖还好,最糟心的是劣币驱逐良币。
因为假米可以视情况随时降价搞活动,不知情的客人很容易就被价格带着跑偏,一边买假米一边骂卖真米的人赚黑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