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没掐死,现在后悔也晚了。”
“你、”张父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张母气的也是破口大骂,上手就要打张大江。
张大江再次躲开,起身便朝外走去,“爹娘要是不待见俺,俺以后就不过来了。”
张大江还是那个张大江,可人是会随着见识改变的,见识了外头的大千世界,张大江再也不是之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愚孝儿子。
父母老了,他会尽该尽的义务给他们养老,还想从他身上榨取其他的,绝无可能。
“你们这是干啥呀?”张老二急的跳脚,赶忙追了出去。
追到巷子口,张老二才把人追上。
“大哥,你咋能跟爹娘置气嘞,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咱们当晚辈的该敬着长辈才对、”
“管好自己就行,不用你来给俺说教。”张大江说着话脚步不停。
路上遇上指点的村民,他全部略过当没看见。
刚才进村时,有好几个多事的妇人拦住他,就说什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话里话外都在说田芳的坏话,说他们两口子不孝顺。
当初他是怎么离开这个家的,好多人都看在眼里,这才几个月舆论便调转了方向,他不用问也知道,这几个月家里没少败坏他们一家三口的名声。
眼看着出村,见张大江完全不搭自己的话,张老二直接说出了目的。
“大哥跟田易说说,让俺也跟着他干呗,俺嘴皮子利索绝对能胜任跑业务的活计。”
张大江顿住脚步回头,“还有其它事没,一次说完。”
第131章 逛庙会
张老二讪讪的摸摸鼻子,“也没啥别的事儿了,咱爹娘听说蕊蕊过完年要去市里念书,这不想着让老三也跟着去市里念书,咱们老张家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大哥也跟着沾光不是。”
张大江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用不用把你儿子也弄到市里念书?”
“能弄过去当然好了,男娃才是咱们老张家未来的顶梁柱,女娃再好也是替别人家养的。”
张老二眉飞色舞的说着,完全没意识到张大江黑了的脸色。
“老二,回去蒙上被子把枕头垫高,白日梦也不是想做就做的。”张大江说完大步离去,不再理会在后头叫嚣的张老二。
安排工作、把弟弟和侄子弄到市里念书,父母兄弟还真看得起他,在家压榨,分出来了还想压榨利用,他是蠢了些,但不傻。
除了爹娘的养老,兄弟姐妹他一个都不会伸手多管。
见张大江早早的回来,王秀花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当家的果然没说错,有些事不拦着比拦着好,张家没一个好东西,女婿虽老实,可心里透亮,只有把张家人看透了才能死心。
作为岳父岳父,管的太宽不合适,给予适当的空间才是好的相处之道,女婿处好了绝对能顶半个儿子。
中午,田家摆了六座席面,宴请了支书一家、田三婶一家以及帮田易跑业务的几家人。
接下来几天,田易和田富贵带着几个孩子赴别家的宴席,袁若男不想跟出去凑热闹,窝在家里和田佳姐妹几个打扑克牌。
年初五红旗镇有庙会,几个孩子早早的就惦记着赶庙会了。
潘书华开车,田富贵和田易骑自行车,全家出动去红旗镇。
十里的路程,村民大多选择步行,家里有驴车、骡车的驾车去,少数上岁数的老人坐村里的拖拉机。
紧挨着红旗镇有座观音庙,每年观音庙都会唱大戏,这个年代没啥娱乐活动,每到初五这日,十里八村的村民全都涌到了红旗镇。
太阳刚冒头,整个镇子便热闹起来。
通往观音庙的道路旁摆满卖糖人、冰糖葫芦、泥玩偶、算命扑挂等各种摊位。
庙会虽热闹,可也给人贩子提供了便利,几乎每年庙会都有孩子走丢,防不胜防。
铁蛋骑坐在田易的肩头,铁妞被石头抱在怀里,有这么两个大块头护着,人贩子只要不瞎,肯定不会打龙凤胎的主意。
张大江抱着蕊蕊,田小龙哥俩也被王秀花紧紧拉着不敢撒手。
庙会人挤人是常态,袁若男已经数不清自己被踩了多少脚,等挤到人少的的地方,她的红色的鹿皮靴已经变成了泥靴。
她真体会不到人挤人的快乐,可看着几个孩子纯真的笑脸,还是把想要吐槽的话咽了回去。
直到中午时分,人潮才退去大半,众人随便在路边摊买了些吃的垫肚子。
既然来了庙宇,肯定是要拜上一拜的,田英率先拉着田佳和田盼去了观音庙。
田易看着百无聊赖的袁若男笑着询问,“你不跟过去拜拜?”
“我才不去呢,信神不如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