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回头收起面上的笑,“你婚内就找女人了,俺凭什么不能找男人?”语气里透着不屑。
她说完抱着衣服头也不回的出去,一眼都不想再多看。
李海涛气的咬牙切齿,却连发泄愤怒的勇气都没有,所有的不甘和愤怒都生生忍了下来。
眼睁睁看着一件件家具被搬走,李母坐在院子里哭嚎。
“一群强盗,简直是不让人活了呀,太欺负人了……”
第112影楼开业
田佳来时一路打招呼,离开时又一路跟邻居告别,她举止从容笑容得体,这波操作绝对能让左邻右舍谈论上叔年之久。
等一行人上了车,吃瓜群众彻底炸了锅。
“李家这前儿媳不是乡下的么,可人家娘家人这派头不像乡下人呀!居然开着卡车来拉嫁妆。”
“你们还不知道呀,人民街那家生意特好的照相馆就是田佳的娘家人开的,听说人家大哥在市里也开了照相馆,早就成万元户赶超咱们了。
李家捡了芝麻丟西瓜,为了个土里土气的乡下女人不要有钱的前儿媳,就是一家子的傻缺。”
“再有钱也是乡下的,不能跟咱县城吃公粮的比。”老太太怕自己媳妇跟着田佳学坏了,翻着白眼说酸话。
谁都清楚世道变了,票的作用越来越小,以后有钱啥都能买到,人家乡下人干个体户有钱了,不比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城里人过得差。
可离婚到底不是啥好事,不能让大小媳妇有样学样,动不动就闹离婚。
有年轻小媳妇不认同老太太的话,“都说二嫁女最不值钱,等着瞧吧,人田佳再找一个绝对比李海涛好,那个李海涛也只能配土不拉几的红杏了。”
……
外头讨论的热火朝天,院内李母的哭嚎声越来越小。
一帮肤浅的小人,红杏除了模样,哪里比不得田佳了?没了田佳,他们李家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不过李家以后能不能越过越好不知道,眼前便遇上了大麻烦。
前脚刚和田家彻底断了姻亲,后脚红杏的家人又找上了门。
红杏的老家距离元阳县一百多里地,家里生了五个闺女才得了一个儿子,红杏在家里排行老五,底下的弟弟只比她小一岁,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红杏的爹娘为筹钱给儿子娶房体面的媳妇,把红杏许了个二婚的男人,红杏不情愿便偷跑了出来。
眼瞧着李海涛离了婚,红杏觉得她当李家媳妇稳了,便跟家里联系说了她和李海涛的事儿。
红杏的爹娘得了信当天就赶了过来,他们和李母本就是亲戚关系,刚开始见面相互还是很客套的。
可一谈到彩礼钱,两家立马翻了脸。
当初老家的二婚男,同意出八百块的彩礼钱娶红杏,李海涛也是二婚,出的彩礼自然不能比这个数少。
李母一听便炸了,当初娶田佳时,李家象征性的出了点礼钱,田家还陪送了大件家具和棉花被褥,他们娶媳妇等于没花钱。
红杏的模样还不如田佳,凭啥值八百块?八十她都嫌多。
谈不拢,红杏父母便要强行把闺女带走,红杏哭着说她已经是李海涛的人了,死活不跟着回去。
得知闺女已经失了身,红杏父母也顾不得脸皮了,赖在李家不肯走,可着劲儿的闹。
街坊邻居口福不浅,每日都有下饭的开胃菜,连三岁小孩都骂李海涛是大傻缺,放着漂亮媳妇不要,要花八百块娶了个乡下的土媳妇。
被闹腾了好几天,李母实在是受不住了,不得已把攒的棺材本掏了出来,拿出六百块勉强打发了红杏父母。
闹了这么一出,老太太连摆酒席的心情也没了,掏这么多钱娶的媳妇,她看红杏再没之前那般顺眼。
而红杏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留在了李家过日子,每日不是在讨好李母就是在无限迁就性情大变的李海涛,谨小慎微生怕被赶出去。
农历十月中旬,流金岁月影楼盛大开业。
不同于老式的照相馆,影楼里外的装修都非常超前,偌大的鎏金招牌金光闪闪的,透明的玻璃橱窗上挂着大幅的明星海报和彩色照片。
路过的行人大多都会驻足看上两眼,想立刻进去体验一番高级摄影。
影楼开业举办了开业盛典,锣鼓队、秧歌队在唐子巷敲敲打打一整天。
田易还租来一辆小卡车,车上挂着影楼的宣传语,‘不要让美成为岁月的记忆,流金岁月为您定格永恒’。
卡车有锣鼓队,敲锣打鼓从临安市的每一条街道穿过,全市人民都知道唐子巷新开了一家高级影楼。
开业期间拍照七折优惠,价格算下来比国营照相馆还便宜,半上午的时间拍照排队的人便排到了巷子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