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落户……”大胡子轻声重复着这两个字。
从记事起,他便是无根浮萍,没家没户口,甚至没名字是个没身份的人。
活了四十多年,还是第一次有人跟他说让他落户,让他堂堂正正做个人。
沉默了许久,在田易以为听不到大胡子的答案时,他突然开了口。
“我、我这种人能落户么?”
“能啊,只要你想,我明天就去找村支书帮忙办这事儿,你是若男母女俩的恩人,便也是我田易的恩人,只要能做到的,我会竭尽全力帮你办到。”
又是许久的沉默,石头终是回了句,“好,麻烦你了!”
之前是没想过能有个身份,可一旦有了念头,滋生的欲望根本压不住。
他想做个堂堂正正的人,他想和潘书昀一样,有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
次日一大早,田易便带着石头去了村支书家。
田易没提户口的事儿,而是先跟老支书说起要在村里招工。
“袁伯,我在外头做了点小生意,目前需要几个人手,我琢磨着用谁都是用,便想着从村里找几个人。”
老支书愣了一瞬立马笑着附和,“好哇,给村里人安排活计是大好事,快说说你要找啥条件的人,俺跟你一起琢磨琢磨人选。”
城里招工只收城里户口的,乡下人最不缺的便是力气,可除了农忙时节,村里有大把的劳动力都闲置着。
一家老小单靠着地里的收成仅能勉强糊口,一年到头来是攒不下钱的,要是能有个赚钱的门路,日子便能好过不少。
“我要找的人也没啥苛刻的条件,识字、最好嘴皮子利索善于跟人打交道的。”
田易话刚说完,袁志刚便毛遂自荐。
“你这条件不就是为俺量身定做的嘛!俺念过高中,嘴皮子也溜,田易你看俺行不行?”
村支书没好气瞪了小儿子一眼,“哪都有你。”
不过到底没说反对的话,谁都有私心,他一共三个儿子,大儿子在粮站上班,二儿子当了兵,只有袁志刚这个小儿子在家务农没着落。
反正田易要找的不止一个人,他小儿子正好符合条件,加进去也没什么。
田易本就有用袁志刚的打算,老支书会教孩子,三个儿子秉性都不赖。
袁志刚又和田易不差几岁,算是有一起长大的交情,相互也都了解,田易深知对方是可用之人。
“志刚哥想跟着我干,我求之不得,这活计总体来说不算繁重,就是来回跑照相馆,我打算一月给每人开五十块的工钱。”
顿了下,他才又说道:“志刚哥你跟着我跑外地,一个月开八十块工钱怎么样?”
袁志刚赶忙摆手嗔道:“八十太多了,县城的工人每个月才挣四五十块,俺咋能要你八十块嘞!”
田易笑了笑,“跑外地常年待在火车上不算轻松,八十是基本工资,干的好了还有提成拿,志刚哥也别跟钱过不去,我找别人也是开这个价的工钱。”
袁志刚和老支书对视一眼,一时间都不知该不该再拒绝。
乡下最不缺劳动力,跑路的活计一月开三十块都有大把的人愿意干,田易给袁志刚开八十块,明摆着就是在照顾他们家。
不过,他们想多了,田易是一个商人,他做出的每个决定经过深思熟虑的。
跑业务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这份工作远不比卖苦力轻松,等体会了其中艰辛便会意识到,一个月几十块的工钱一点都不多。
敲定好人选,田易才提起了想给石头在袁官屯落户的事儿。
落户等于分田分房,村支书有些为难,可这事对他来说倒也不难办,稍微思索片刻便应下了。
次日,村支书家里便多了两只野鸡,得知石头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感谢,老支书心中的忐忑也放了下来。
作为村官,他不怕村里多添人口,怕的是招来穷凶极恶之辈,如今得知石头是个知感恩的人,说明人品坏不到哪去。
还了田易人情的同时,他不算是给村里招来了麻烦。
第100章 女人的直觉
商机不等人,当天下午,田易便带着袁志刚和其他八个人离开了村子。
这段时间,陈达的人已经开始大范围的推广彩色胶卷,大河省和周边省份的城市都有人在推广,而田易的人则负责把拍过的胶卷回收带去广城扩印。
省去亲自回收胶卷的时间,田易由原本的半月去一趟广城改为七天一次,大大提高了成片的效率。
农历八月中旬,正式进入秋收时节,没有器械辅助纯人力把玉米、红薯、花生等农作物收回家,对农民来说比起麦收一点都不轻省。
好在秋收时节照相馆的生意冷清了许多,袁若男和小赵两人勉强忙的过来,王秀花和田富贵便抽出身回家收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