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生活日志(128)

桃子梨子不好吃还可以做成饮料甜点,桃子气泡水,冰糖雪梨盅,这不都是撸串的好伙伴吗?

但是面对小苹果,姝娘:救不了,抬走吧!

听到她的话,三堂姐琴娘温婉一笑:“姝娘喜欢桃子?那再过两个月就能吃上,林子另一头好多桃树,已经在结果子,到时候我们帮你摘来。”

这位堂姐如今是姐妹中的老大,从去年开始备嫁,备着备着,婚期反而遥遥无期,家里父兄们都一门心思赚钱,还要兼顾地里的活,实在没功夫帮她张罗婚事,她自己也不着急。

虽然她未来的婆家,在姐妹中属于条件最好的那种,就住在镇上,家里宅子比自家还大,定亲两年,她此前也是期盼着早日嫁过去相夫教子、过好日子。

只是这半年多家中变故太多,仿佛一夜之间变天了,城里的堂妹赚了大钱,连带着身边一起长大、向来让长辈们头疼不已的姐妹,也突然成了有出息的好孩子,琴娘她们这些姐妹瞧在眼里,只觉得三观都崩塌了。

直到今年开始给姝娘他们“供货”,姐妹几个才跟上大部队,纷纷也真香了。

这大概就是姝娘说的打不过便加入。

反正姐妹们也很满足如今的生活,尤其是青娘。

以前的她好像有点愤世嫉俗,总是喋喋不休,看不惯家里和镇上很多事情。她们都不懂,大家过着一样的日子,怎么就青娘那么多奇思妙想和要求?

如今她们比以前更忙更累了,却几乎看不到青娘的抱怨了,她每天神采奕奕、干劲十足,要干的活越多越积极,她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她们只要跟着一起干。

当然青娘每天也还是有说不完的话,但基本都是跟赚钱有关,以及畅想未来的内容。

先前薤白采完了,也是青娘想办法帮大家找到了别的工作。

从开年到现在,她们每人都赚了两三百文,比不上兄弟们,但是跟周围的小姐妹比起来,已经相当新幸运了。兄弟们的工钱还要上交一部分公中,她们赚的却一文都不用交,爷奶让她们好好攒着当嫁妆。

在赚钱的快乐和青娘的洗脑之下,琴娘越来越觉得还是在娘家的好。

当然她也没有不嫁人的觉悟,只是觉得才十六岁,完全可以再推迟几年,听青娘私下说,叔父他们城里人,很多都把喜欢的女儿留到十八九才送嫁,她们也可以啊。

如今家里日子好过了,也不缺她们姐妹们一口饭吃,且她那定了亲的未婚夫,开春后隔三差五跑自家帮忙干活,有时候甚至连未来公婆都说要来帮忙,短短两个月,竟比几年中加起来都来得勤,单看这重视程度,琴娘也有把握,家里想再留她几年,未来婆家都只有欢喜点头的份。

因此,琴娘半点都没了备嫁的心思,跟姐妹们一心一意的搞钱,面对沈丽姝这个发工资的大老板,也很有打工人的觉悟——想老板之所想,急老板之所急。

一听说姝娘喜欢桃子,已经准备好桃子成熟的那几天轮流去蹲点,不能被别人摘光了。

小伙伴们对自己这么上心,沈丽姝自然也是欢喜的,“真的吗?那最好多弄点,吃不完的熬成桃子酱,过段时间铺子开张了,就可以给客人提供桃子口味的渴水,搭配着烤肉清爽又解腻。”

琴娘她们认真点头,心头有些汗颜,她们以为姝娘是馋桃子吃了,没想到又是满脑子生意经。

难怪小小年纪就能赚大钱,自己几个加起来,也没有姝娘这脑子。

所以更得听姝娘的安排,严阵以待守好附近的桃子。

姐妹几个这般下定了决心,又见让她们深深佩服的姝娘,不信邪般的追问,“说真的,咱们这一点都没希望种杨梅树吗?”

几人面面相觑,齐齐摇头,“反正我们从小到大,都没见过你说的杨梅。”

别说长树上的了,就城里卖的她们也没见过啊。

沈丽姝顿时痛心疾首,“冰镇杨梅渴水好好喝的……”

还有杨梅果酱,苦瓜杨梅,杨梅蛋糕。她知道许家父子也说过,这边栽种杨梅树难以存活,可是一想到这些人间美味,没办法安利给支持他们的广大顾客,她就心痛的无法呼吸!

在场的小姐妹们还没见过这种浮夸的表演,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沉默半晌,还是青娘站出来转移话题,“我们养了些小羊和小猪,预备给你们做烤肉的,姝娘要不要去羊圈瞧瞧?”

沈丽姝收放自如,神情立刻多云转晴,“在哪里在哪里?”

几人于是转道去羊圈和猪圈。

猪和羊并不像沈奶奶的母鸡一样养在自家院子里,大概是因为猪羊有些多,需要的面积有些大,养在家里怕是要把整个院子都拨给它们住,那老沈家的人也别过日子了。

所以一家人商量后,专门找了个地方养牲口,且是较为偏僻的地方,不至于让猪羊圈的臭味影响到自家和乡亲们的正常生活。

但因为老沈家住的就有些偏,在更偏僻的地方盖牲口棚,也没有离家里太远,还是能随时关注那边的动静,不至于让人半夜悄无声息的把猪羊抱走。

沈丽姝跟着姐妹们往那边走了几步,进去一看才知道为啥还要专门盖猪圈羊圈这么隆重了。

好家伙,生性保守的老沈家这次转性了,第一次养猪羊,就如此大手笔,各弄来了五只小羊和五只猪崽,似乎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它们,顺便把它们的母亲也接过来了。

听到她感叹的青娘纠正道,“母羊不像母猪,一胎能下很多崽,羊一般就下两三只,有时候只生一只小羊也是有的,所以这五只小羊,其实是两家的。”

也是下血本了,沈丽姝不免好奇打听羊妈妈的价格,结果仍然让见识过城里羊肉有多贵的她咋舌——这只据说不超过三十公斤的母羊,花了两贯多。

要知道城里羊肉铺也才卖六十文一斤,按照百分之五十的出肉率,整头羊的零售价无论如何也不该高于一千八的,万万没想到,整只买竟然比单买肉还贵,老板这是含泪血赚的节奏啊。

还好小伙伴们跟她解释了一下,能下崽的母羊都要这么贵,因为值得,它们一年可以繁殖两胎,自家挑的这只才第二次生产,年轻力壮,算算时间至少还能生五六年,假如每年生三只小羊崽,三五年就能赚回买它花的钱,后面都是赚的。

等生不动了再做成羊肉串,又赚一笔,自己养还是比买肉香的。

沈丽姝:……

好家伙,资本家都没你们会。

但她最后还是忍不住给算这笔账的堂姐竖起了大拇指,黑心资本家身边就缺这样的人才,她试探的问:“不知道养这么多小羊小猪,是谁的主意?我记得之前提议自家养羊的时候,四伯说没试过,小羊不好伺候,一次最多养两三头。”

青娘信心满满的道:“是我们。烤肉生意那么好,一次三两头哪里够供应的?我爹他就是胆子小,怕一个不小心干不好你们交代的事,但这些小羊小猪都是我们姐妹几个在照料,每天恨不得给它们洗澡刷毛冲洗圈舍,喂最新鲜的草料,养得精心着呢,指定出不了问题。”

这就是继采野菜之后,青娘为姐妹们找到的第二份工作了。

她们大胆迈出的这一步,正是沈丽姝期待且需要的,自然是不吝赞美,“很厉害,照这么养下去,我们夏天就能给顾客供上羊肉串了。”

虽然赶不上店铺开业做促销,但这也是因为开店计划提前的缘故,跟堂姐妹们的工作效率无关。事实上她们已经很给力了,虽然反应比堂兄弟们慢了一拍,但也正在全力以赴的配合他们。

沈丽姝是很惊喜的。

青娘才养了不到一个月,已经颇有些心得,“我们找其他养过羊的人打听了,关在圈舍里头,要比放它们自己吃草的长得快,关起来每天多喂一两顿,又会比少吃的长得快,所以姝娘要是急着要,我们可以勤快些,每天多喂两顿。”

在无法改良品种的情况下,又变不出饲料,堂姐提的这两点,俨然是当前时代比较科学的喂养方式了,沈丽姝觉得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倒也没客气,点头道:“那这样吧,你们标记下,挑一两头多喂些,其他的按照正常频率,这样也不会太过辛苦。”

青娘点头:“好,那要去隔壁看看小猪崽吗?”

清越流歌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