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恪捉回逃跑的黑笔,把它塞回手里,转而拿出了剧本。剧本上密密麻麻写着字,他翻开第一页,将这本他反复阅读过的故事又打开,试图从其中的字句中找到他想要的歌词的答案。
靠着对应故事情节,羿恪总算是将着三分钟的歌所有词都书写完毕。满地的草稿纸团,见证了他创作的艰难。
唯一一张幸存的,被羿恪攥在手心里。他凝望着这张纸,像是一个挑剔的听众准备评判一首歌。而此刻他无疑是最可恶最杠精的那种。
他将从这首歌词的第一个字起开始批判,直到它们完全落幕。看一行,羿恪的眉头就皱一分。
“生搬硬套,词不配曲。”
最后刻薄的听众留下了他的评语,那张幸存的纸,落到了桌子上。
羿恪深吸一口气,还是在询问过编辑是否有空之后,将歌词发给了她。片刻后,编辑打来了语音通话。
“喂,听得到吗?片场信号不是很好。”
“听得到。”片场好像起风了,编剧的话语里还夹杂着风声。它们呼啸着穿过,让话语也在风中被吹散。被风影响,编剧听不到他讲话,最后转移到了室内。
“风也太大了。”编剧的声音变得清晰很多,只是依旧能听到呼啸的风声。“对了,戚知隽在旁边,你介意多一人看看你的词嘛?”
看来因为天气原因,他们暂停了拍摄。羿恪想到,反正最后这首歌戚知隽也会唱。现在听一听歌手的意见也不错,便回到:
“没事,我不介意。”
于是三个人就凑在一起商量着修改歌词。编剧看着看着顿时觉得脑壳疼了起来:“写长篇小说的时候真不觉得这么难,反正有的是字数给我铺垫和反转。歌词限定字数可太难了。”
羿恪在电话那头十分认可编剧的话:“没错。要凝缩进去的东西太多了。”
他写的那两首歌,实话说歌词上缺陷很大。这也是他作为一名音乐制作人被人诟病的地方。
歌词大白话、毫无美感、强行押韵,好好的曲被歌词拉后腿等等诸如此类的评价,他听到过很多。以往的歌属于他一个人,他觉得恰当也就可以。
而如今这首,是属于这个故事。他不希望因为歌词,让观众在沉浸在故事之中时出戏。因此他才对歌词如此不满意。
两位创作者面对歌词头秃中,戚知隽又看了看羿恪发过来的歌词,自己琢磨了一番才说道:“或许……你被故事剧情禁锢了。”
这倒是个新鲜的视角。他这一句话,引起了另外两位的兴趣。羿恪嗯了一声表示疑惑。
戚知隽翻出了自己的剧本,照着剧本几个重大节点看了看问道:
“你写这版歌词的时候,是不是边看剧本,边对照写的?”
“没错。”
为了让主题曲更切合故事本身,小鸟把这个故事研究了好几遍。争取让歌词能贴合剧情,让观众共鸣,为剧情加分。
果然,戚知隽点点头。从羿恪那里得到了肯定答案。刚看到这首歌词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了别扭。电影主题曲说白了其实是命题作文,但命题作文也有它的发挥余地。
“其实你不必要歌词和剧情一一对应。”戚知隽说到,他的声音隔着突然又大起来的风声,时远时近,飘渺极了,“我觉得你可以有更多的意象,只要气氛够了就好。你曲子所表达的情感就非常到位。”
气氛够了就好。
小鸟在心里反复咀嚼这句话,似有明悟,但依旧没有抓住。
编剧听着他俩讨论,突发奇想觉得这俩人合作也许会有意料之外的效果。于是提议道:
“羿恪,反正之后歌戚知隽也要唱,干脆让他和你一起写词怎么样?”
他和我一起写词?
羿恪回忆起了这个人类的作息,有些担忧。他这么忙,一天才睡四个小时,还有时间写词吗?
“他这么忙应该没有时间吧……”
“好啊。”
两句话同时出现在通话中。
羿恪听着对面那位演员的话,愣了愣。这个人难不成是铁打的?这么忙碌的拍摄时间,还能再从中挤出创作的空间么?
虽然确实可以在拍摄间隙写,但那意味着他要将这点儿休息时间都压榨干净了。
难不成他就是现在人们说的,完全不会拒绝别人的那种类型?
羿恪在语音通话这头摇摇头,准备拒绝这个提议。
他可不喜欢压榨人类。
但通话那头,休息时间可怜得所剩无几的戚知隽却说:
“有时间的。”
他语气十分肯定,听起来不像是被迫接受这个提议,反而对写歌这个事情非常上心。
“更何况,帮羿老师,我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