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她只是垂着眼眸轻轻说了句话,代替再见:“晚安,苏昕。”
——苏昕。
第十次折返的邵止岐突然在桥中央停下,以为浮出水面后再也不会想起的那个确切名字突然出现,变得分外清晰,像是用蜡烛的火光在烤墨纸,逐渐显出了深深的颜色。她把手从口袋里拿出来,好像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掌心里这只旧手机。
因为抓得太用力,开机键不小心被按下,屏幕亮起,邵止岐突然生出一种冲动:
把它扔进河里吧!
她作势真的要扔出手机——如果晚饭时多喝了一杯酒大概真的就会脱手了。但理智让她稍有迟疑,就在这时手机彻底开机,一个电话突然打了进来,邵止岐吓得差点没抓住手机酿成真的意外,她忙用双手抓稳,屏幕上的来电显示让她呼吸一滞。
手指仍然顺从着惯性,点了接通。
对面没有应答,她也没有。大风中耳朵就算贴着手机也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邵止岐默默数着数:七,六,五……
在这个过程中,她那只似乎坏了的运动手表屏幕上的数字开始波动。晨跑时是90次分钟,在布鲁克林大桥上暴走十遍后也仍是90次分钟。
三,二,一……
电话被挂断。
在接到苏昕电话的七秒间,邵止岐的心率达到了100次分钟。
她低头看着屏幕许久,手指点开了Zenly,她想着不可能,想着大概是打错了,想着那七秒应该也是自己数错了。然而地图加载完毕之时,大海夜景的头像在曼哈顿某处跳了出来。
第15章
曼哈顿上东区,第五大道,不夜城的概念在此处最为强烈。再往前走一点就是纷杂的时代广场。深夜,人流依旧。全方位的入侵式霓虹灯牌镶嵌在无数高楼大厦上,流光溢彩的LED屏幕照亮整个夜晚,如临白昼。
某处稍静的路边矗立着一栋高楼。早些时候这里豪车经停,一家大型出版社公司在这里举办了一场低调的酒会,邀请了许多业界人士前来参加,其中就包括昨天刚落地纽约的苏昕。今天的她将代表金羊毛亮相。
昨天落地的时候苏昕还没什么实感,最多也就是对纽约过低的气温感到不满,无论何时她都讨厌这里的冬天。
直到此刻,苏昕跨进大门,场内众人纷纷投来视线,如无数隐形的箭矢飞来,有好奇的也有带着敌意的,还有些人露出忌惮敬畏的神色。这些视线全部被苏昕轻而易举地消解掉,她露出微笑,心想好久不见,纽约。
我回来了。
她踩点到,接下来就是一系列形式化的礼节,长长老套的祝词,听得人昏昏欲睡,最后是纷纷举起的高脚杯,掌声。
酒杯轻碰,发出叮当声响。
——其实都差不多。无论是三年前三年后,无论身处国内还是国外。要做的事并没有任何变化。
苏昕假意抿酒,只是润了下红唇。
几波必要的应酬结束,苏昕给这次酒会下了定论:没什么用。唯一的作用就是给她的回归舞台开了个好头,一封邀请函总比不请自来要漂亮一些。
此时八点刚过。苏昕偏头,对着因为不适应长途航班而面色苍白,还没有调整过来时差的助理李楠说:“回去休息吧,明早把整理好的资料给我就好。这种场合,你本来就不需要跟着我的。”
李楠愣了下,说:“可、可是邵助理……她之前都会来的。”
离职交接期间李楠作为见习助理跟在前助理身后观摩学习了一段时间,大概是彻底折服于前助理的工作能力,她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这个月以来也总是处于过分紧绷的状态。
苏昕有些无奈。李楠已经非常优秀了,不然自己是不会挑中她的。有一个可靠前辈是好事,但一直笼罩在对方的阴影下就不是了。
这时服务员正好经过,苏昕下意识拿起托盘上的一杯红酒,本来没有想喝的。毕竟她都要李楠回去了,到时没人照应。但不知怎的,也许是想到了某人所以心情变差,她的嘴唇微启,喝了一小口红酒,味道不错。
接着她幽幽说了句:“是她做太多了。你没有必要模仿她。作为我工作上的助理——这种社交场合,除非我有确切的目的。不然你还不如呆在房间里好好休息,准备明天的行程。”
语气到最后变得强硬,李楠也很会察言观色。她当下闭嘴,微微躬身后便转身离开了。
她离开后苏昕又喝了口红酒,酒会虽然无聊,但这次上的酒还算好喝,很合她的口味。她边喝边观察四周:这一层铺着红色地毯的酒会大厅里流淌着古典乐队的现场伴奏,人们碰杯交谈,偶尔伴随低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