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曙光感动坏了,曹巾帼什么都没说,一句指责都没有,只鼓励他继续写,并痛快地寄了钱跟票来。
他对象又宽容又体贴。
可吴曙光不能要她的钱跟票,他给回信,用了两页纸的篇幅恳切说明他会想办法给战友补偿,不能用她的,把钱汇款,票放在放岛上特产的包裹里,一起寄了回去。
说来这件事很有戏剧性,吴曙光这首灵感乍现又憋了很久的诗还真发表在了解放军报上,不过发表作品按字数计算稿费,诗歌字数少,算下来稿费就只有两块钱。
作为一笔额外收入,两块钱也不少了,可距离八十块还差的远。吴曙光这才知道想要靠稿费买肉给战友吃难度很大。
他发表的诗歌被宣传干事剪下来,贴到阅报栏,作为糊了一锅猪肉事件的后续,吴曙光的名声也算是得到扭转。
——
这天下午接近下班点,韩文武突然急匆匆抱着人溺水的人跑到医务点,“林大夫,岛民的船翻了,我把她从海里救上来的,你看她已经不行了。”
他们身边,还跟着几名神情焦急的岛民。
林翘见那人周身湿漉漉的,头往下垂着,像是已经晕死过去,连忙招呼他把人平放地上。
林翘倒是见过几次林培源,但自从韩文武去战备岛,还没见过他。
至于那姑娘,是黎族长家半年前找回来的闺女。
岛民基本都会游泳,除非在海里呆的时间过长或者各种意外,否则溺水的情况非常少。
林翘给她做了有半个小时心肺复苏,黎姑娘终于悠悠转醒。
第47章
松弛下来,林翘才发现黎族长老夫妻都来了,黎阿妈哭嚎得震天响,等黎三妹醒过来抱着闺女疯了一样又是哭又是笑。
黎三妹七八岁时跟父母出岛走失,半年前黎族长的大儿子出岛给冷库送鱼,在路上发现她长得像幼时的三妹,激动万分连忙上前问对方各种情况,后来又叫父母出岛认亲。
老两口认定这个年轻姑娘就是他们家走失的黎三妹。
自从被认回家后,黎三妹就是老两口的心头宝。
黎族长连声对林翘说谢谢,来围观的岛民挤满诊室,交口称赞她医术好。
林翘长长舒了一口气,从黎三妹溺水到韩文武把她送到医务点来过了十几分钟,她能做的只是按部就班的心肺复苏,是黎三妹命大,多亏人救回来,要不这群人不知道得多失望。
林翘说:“是韩同志把他从海里救上来的。”
黎族长夫妇又赶忙去感谢韩文武。
等这群人平静下来,黎族长的大儿子也就是黄嫂子的对象把他三妹背回了家。
林翘问韩文武:“我爸还好吧。”
韩文武点头:“工作不累,身体跟精神状态都不错,姐不用担心他。”
岛上医务点扩大规模,新建了三排房屋,现在一共有四名医生,一名护士,现在医务点类似小型乡卫生院。
除了林翘,另外四人都是军医。
林翘学的是外科,在大四实习时经常作为助手参与手术,但她没当过主刀,本来如果她毕业后能进医院的话,肯定会很快成为主刀医生。
徐海鸥倒是能做手术,但之前没有做手术条件,所以开始这两年,她们俩更像是乡村赤脚医生,负责小病跟急救,在做手术方面,林翘相当于是荒废了。
岛上没有医院,其实战士们还好说,身体不适时只要林翘他们建议去岛外医院,顾凛会马上安排他们出岛,但岛民就不一样,他们更习惯小病扛着,大病拖着或干脆不治,很少愿意出岛治疗。
医务点扩大成卫生院,其实是极大方便了岛民。
现在有做简单外科手术的各种设备、器械,沈医生年轻经验丰富,他做手术时林翘担任助手,她想她可以把荒废的再捡拾起来。
——
等到年底,林翘家这头猪养了一年才长到一百七十斤,她实在是不想每天熬猪食,率先要把养的猪杀了,营地里一共三头猪,轮流杀这样家属院一年都有肉吃。
猪是让农场负责养猪的战士给杀了处理好,林翘留了肉、排骨、猪蹄、还有顾凛爱吃的猪肝、猪肚、猪肠,剩下的肉给大哥家一部分,在剩下的都分给了别的军嫂。
她在营地里不可能卖猪肉,别的军嫂也不可能白拿肉,都是拿差不多等值的东西来换。
开始南南跟北北舍不得他们喂大的猪,可等吃上香喷喷的猪肉,就把猪完全忘到脑后。
不用再熬猪食,可顾凛又把军犬七号给带来了,本来送给了岛外战友,他又给要了回来,说他经常不在家,营地家属院又没有围墙,虽然有士兵巡逻,但还是需要狗看家护院。
七号之前在岛外营地家属院养了几年,风格上已经由威风凛凛的硬派军犬变成了家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