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竹帛(264)

作者:一只小蜗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狄迈“嗯”了一声。刘绍随后想起什么,“我没洗手。”狄迈答:“没事。”心中却道:就算不上药,这伤也快要好了。

刘绍迟疑片刻,也觉狄迈伤口只是深,创口却不大,在最外面上药只是聊胜于无,也不用太金贵,于是就给他把药抹了上去。

狄迈等他涂完,才想起来“哼哼”两声,可是为时已晚。

刘绍又向他瞧来一眼,倒是没说什么,很快收回视线,擦一擦手,换了根干净的布条,给他重新绑起来。

他怕狄迈得了破伤风而死,特意没有绑紧了,只虚虚能固定住沾了药的那块棉花就是,力求伤口能够透气。

狄迈不知,反而心中一热,暗道:他是怕弄疼我。

于是伤又好了几分。

刘绍看看外面天色,自知今天破例太多,整整心神,就想告辞,狄迈却又留他,“吃过饭再走吧。”

刘绍答:“不了,我回家再吃。”

狄迈拢起衣服,不再挽留,却看着他道:“我这几天……只有在你在的时候,吃了那一碗粥,其他时候总是吃过就吐。”

刘绍听了,只觉头皮上嗡地一麻,不信他这鬼话,却又怕他这鬼话是真的,一时当真有些沉吟。趁他沉吟的功夫,狄迈又道:“我和你一起吃就不吐了。”

刘绍一溃千里,默然片刻,最后应道:“嗯。”

第121章 满地芦花和我老(一)

在那之后,狄迈的精神果然肉眼可见地一天天好了起来。

一开始时,刘绍每天都去看望,后来无意中撞破,才知狄迈明明已经能起身了,只是每次听说他来,收到消息,就赶紧躺回床上哼哼,假装病重不起。

有次他正在和人议事,动身晚了,和刘绍撞了个正着,这才露馅,从此刘绍就不再去了。

结果又过几日,换成狄迈乘车过来看他,一进他家院子,就摇摇摆摆、一步三晃,不说像弱柳扶风,也好似风中落叶,看得刘绍直翻白眼。

如此不为所动一月之久,狄迈的伤也就好了个七七八八。

他痊愈之后,两人距离就又稍远了些,刘绍自然不再抱他,但言语间也不再故意客套,推拒他于千里之外。

狄迈每隔一两日就来刘绍府中找他,有时留下来用饭,有时只是小坐片刻,还有时说自家厨子手痒,居然不和他打招呼就做了一大桌菜,叛逆至此,真是岂有此理。

他约束下人不力,无法,只好带刘绍回自己府中以期分担一二,之后不假旁人,每每再亲自给他送回家里,然后再自己离开。

这一阵狄迈没再来找他,最开始的几天里,刘绍居然还有些不大习惯。

有时正吃着饭,或是正看着书,听见院子里传来声响,心中一动,等了一阵,却不见门开,自己出门查看,才知是风吹落叶,或是老仆在院中洒扫,总之并无人来。

他回到屋里,一头雾水,恍惚间感觉自己好像正不知不觉落在张网上。

转念一想,似乎自己原本求的就是这样,能不见时本来就不该见,先前两人时常见面,反而才不正常——虽然如此想,可隐隐约约的,好像总有点愀然不乐,具体为了什么,他不去想,便当做不知道了。

几天之后,他就自己出门去了。

他性喜结交朋友,刚被俘回长安的前两个月,因未能慷慨自尽,怕被千夫所指,加上骤见狄迈,为难至极,心常怏怏,因此深居简出,自己在家默默种了好一阵的蘑菇。

但时日一久,他也就慢慢厚起脸皮,又开始像从前一般交游士林,呼朋引伴。

正所谓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大好年华,总不能日夜为那些没法改变之事所苦。

他就是终日伤痛欲绝,以泪洗面,也一不能换他和狄迈之间鸿沟填塞、白头偕老,二不能换吴宗义等势如破竹,连战连捷。

况且他力尽被俘,正是王荆公之“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说无怨无悔。

那些指摘于他的一众旁人,当日未必有谁做得比他更多;至于那些骂他不能为国尽节的人所说的话,他以为就更不必听了——毕竟他们能痛斥于他,就证明他们自己都还好好活着呢。

他一没入夏国朝堂为官,二没用自己的名声为夏国招降纳叛,三没为夏人出一谋划一策,就连日常所用开销,都是用王府中旧有家资,不是受夏人之贿——

顶多只是当初狄迈入主长安,抄掠一众雍国王公贵族家资时,单独给他开了后门,田产住宅、一应陈设丝毫未动,他多少承些恩情,腰杆没法挺到最直而已,可离着十恶不赦总还是有那么个十万八千里,实在没什么必要唾面自干,不敢见人。

他先前劝狄迈宽心,并非只是搬出大道理空讲,实际自己便是那样想的,身体力行,时常出门同些滞留长安、不舍离去的文人雅士结交,也常常赴韦长宜、辛应乾等人的约,从他们口中探听国内消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