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竹帛(208)

作者:一只小蜗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自然是前线的兵士,有的将领也会阵亡……有时仗打得久了,两国边境的百姓也要死上很多。”说到这儿,刘绍拿话刺了一下,“总之真正该死的人等闲是不会死的。”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你说得对,放着这‘烂摊子’不管,平白死去的只是这些人而已。”

荀廷鹤神情严肃,向前探一探身,“一旦被叩开国门,江河横溃,到时要死的是一万人、十万人,还是百万人呢?”

刘绍一时语塞,半晌后长声叹气,“荀相这是道德绑架。”

荀廷鹤没大听懂,看看神情似乎是想问他“谁绑架了谁”,刘绍赶在他前面又道:“我看还是想办法除了洪氏父子,才是第一要务。不先除掉他们,即便想收拾这烂摊子,怕也收拾不成。”

他推出洪维民来,真正想说的人却没说。俗话讲,上梁不正下梁歪,哪有什么奸臣当道,不外乎都是当皇帝的不做人而已。可他即便对荀廷鹤口无遮拦惯了,这话却也不敢说,只有对一个人能讲,那人就是狄迈。

可对着狄迈,现在也欲讲而不得了。

荀廷鹤对党争之事颇为忌讳,听闻此言,反应不大热络。因着这点,刘绍对他又敬又爱,却始终不大推崇。

他看着荀廷鹤,心中暗暗摇头,这是正人君子,太平宰相,是摆在朝堂上的一只仙鹤,可雍国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没有一头能杀人的猛虎,如何能够力挽狂澜?

荀廷鹤道:“粮草之事,我尽量争取。再有战事,一定力保供应,不让前线将士离心。”

刘绍笑笑,不提这茬了,“临行之前,能请大人再为我弹奏一曲么?”

荀廷鹤一愣,随后道:“理当如此。”他瞧见刘绍脸上不以为然的神色,也没再劝,取出琴来,就手弹了一曲《阳关三叠》。

刘绍听着,忽然想:荀廷鹤对远在大同的吴宗义心思如何,都能洞察入微,我方才所说那些,他何尝看不清楚?

琴声悠悠地响,像是水纹荡开,摇撼得人也跟着上上下下,不住浮沉。

刘绍又想:看清楚了,然后还能泰然处之不成?

忽然瞧见窗前布帷旁的一句题词,“一片闲云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若有所思,这几个字好像在那挂了许久,以前竟没注意。

一曲奏毕,琴声止歇,荀廷鹤拢起了手,放声而歌:“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匆匆西沈。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唱罢,微笑着瞧向了他。

刘绍心中猛地一动,也怔怔地瞧回去。这一刻,他好像变成了一粒微尘般大小,不值一提,可让那样一双眼睛瞧着,好像又忽然膨成无限大,横亘在这天地之间。

窗外的叶片让风吹得声声响,阳光从院中繁密的叶间穿过,斜照进青绿色的光来,桌上的茶升起一道袅袅婷婷的细烟,阳光的斑块落在水面、桌案上,随着窗外的轻风阵阵轻摇。

荀廷鹤的两眼都在阳光下,无数颗明亮的光点在他含笑的眼中闪烁。

刘绍久久地看着他。

在某一瞬间,他好像被人提着胸口拉上万里高空,可脚下一蹬,偏又踩在了实地上。

他忽地明白了推着他的后背,让他不由自主地靠近的那股力量是什么;同样也就在这时,在长达数年的说不出口的煎熬之中,他终于感到一丝清凉,也对荀廷鹤露出个微笑,然后头一个错开了视线。

直到最后的最后,他与荀廷鹤都没有过半点亲近,却觉着自己已经从荀廷鹤那里得到了他想从他身上得来的一切,也给他了他能给出的全部。再多的他给不出,也不愿要了。

在他心里,有一整块永远割不出来,没法分给别人。况且荀廷鹤就像水中的月亮,只合远远看着,若是伸手去捞,它就无影无踪了。

第096章 一生襟抱未曾开(一)

刘绍走时哪里会想到,不出数月,他就收到了荀廷鹤的死讯。

荀廷鹤之死,一开始全无端倪。刘绍回到大同后不久,从北面就又传来消息,狄迈再次率军南下。

按说这些年里,狄迈几次扩军,收拢各部人马,不是南征就是北讨,人不解甲,马不释鞍,还没有哪一年是闲着的,但刘绍听到消息后,仍是吃了一惊。

他听说去年一年,狄迈为了尽取河西之地,折损了数万人,虽然说不上伤筋动骨,但也足够他喝一壶的,原以为他会休养个一两年,谁知刚到这会儿他就急哄哄地出兵了。这是为着什么?

自从两国交恶之后,彼此都趁着交战时在对方军中安插进了许多眼线,刘绍借着些以前的关系,牵线搭桥,对夏国朝廷之事也能探得一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