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小胖妹,嫁给瘸子后竟三胎了(224)

作者:程小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弟弟在城里念书,两个妹妹,留在乡下,平时帮着干农活儿,赚工分!”

沈招娣的两个妹妹,大概率只能一辈子留在农村了。

她们两个,都没有念过书,也不认字儿。

沈招娣认字儿。

她那会儿在乡下,也是天天干农活儿,但他们村儿,有个会认字,从前给人讲课的先生。

沈招娣跟着学了几年,认字没问题。

不然也没办法通过纺织厂的考试。

只可惜,她没有户口,不然沈招娣也可以升职,也可以干很多事情。

安宁从沈招娣的话中,明白了,这年头,户口很重要。

甚至可以决定工作。

而且户口随母亲。

如果母亲不是城里户口,大概率,生的孩子,也是农村户口。

“你别灰心,说不定哪天,就给转正了!”安宁能够觉察到,沈招娣说这番话的时候,情绪是低落的。

也是,按照她的说法,没户口,就得一直做学徒工。

正式职工一个月工资二十几块,学徒工只有一半不到。

活儿不见得比正式职工轻松,但是钱少,还要被歧视。

空有抱负,没办法施展。

“我现在没抱希望了,每个月有十二块钱也好。虽然不能算多,但至少也是自己养活了自己!”沈招娣道。

不提家里人的时候,沈招娣身上,也能够表现自信。

安宁觉得,她看人的眼光没错。

如果不是家庭拖累,沈招娣也会有所作为。

“小沈多大了?”安老太突然问。

“二十二!”

“说对象了吗?”

沈招娣摇头,“没……”

“你这年纪,咋还不说啊?”老太太好奇了。

在乡下,基本十六岁以后,就打算结婚的事儿了。

多数人,十七八岁结婚。

二十岁以后结婚的,都很少。

更别说像沈招娣这样,到了二十二,还没结婚的。

“说过,没说成。”

沈招娣她娘之前给她找了近二十个对象。

年纪最大的三十八,丧偶,有城里户口。

是他爹搪瓷厂的同事。

但是她娘要一百块彩礼,五十斤粮票,外加送弟弟念到大学。

人家被吓跑了。

最年轻的是二十八岁,也是结了婚,马上就离婚的。

老婆是被打跑的,她娘同样提了要照顾弟弟一辈子的条件,以及彩礼,粮票等等。

总之,这种情况下,沈招娣一直没说到对象。

加上她平日里,负责给家里做饭,洗衣服,还能从纺织厂拿些活儿,回去做,额外算钱,爹娘不想她嫁人之后,他们太辛苦,所以一直拖着。

第167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小沈,我觉得你结婚嫁人这事儿,不能听你父母的,得你自己决定!”安老太道。

“你别怪我这老太婆多嘴,结婚嫁人,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什么都听爹娘的,特别是你那弟弟,已经起了拿你嫁人,要彩礼的心思!这说明,你爹娘,在家里,没少在你弟弟面前说过这事。”

安老太毕竟年纪和经验摆在这儿。

远了不说,就说他们自己大队,也有嫁女儿,给儿子换钱的。

有些心甘情愿,给娘家弄钱,养着弟弟。

但这种,在婆家日子不好过,男人嫌弃,婆婆也不喜欢。

就连自己的孩子,也跟着受苦。

这女人结了婚,还是得顾着自己的小家,男人也一样。

结了婚,还想着将家里一切,给外头人的,日子是过不下去的。

老太太那会儿,也担心安宁做不好人家媳妇。

但是事实证明,是她多想了。

她孙女这媳妇做的可好了。

寒生那小子,也没有抱怨过她孙女。

小两口,整天和和气气的,说不完的话。

这样的婚姻,才能幸福和长久。

安老太一番话,戳到了沈招娣的痛处。

“安奶奶,我……我也不想这样,可我也不知道该找谁。有城里户口的看不上我,没有城里户口的,我就只能跟着去乡下种地。”

沈招娣不想去乡下。

她能来城里,太不容易了。

乡下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

“那就让人介绍个城里人,老实点的。彩礼那东西,看着要吧,结了婚,你就和家里断了联系,往后你爹娘老了,干不动了,你给他们点吃的,也算是报答了他们的恩情。

至于你那弟弟,别说成不了材,就算成了,她也不会记得你这大姐的好!不如不管他!”

安老太说的,都是自己心里话。

一旁的安宁听了,也深有感触。

的确,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孩子,要想不被坑害一辈子,连带老公和孩子一起祸害,就该勇敢的和这种家庭环境割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