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他们都想到这点,深深的吸口气,“看来书是不得不和人共享。”
林远嗯了一声,“我的想法,既然书总归要共享出去,我们又是在村里待着,我的意思,不如和村里要参加高考的人共享一二。”
农场那边很多都是高中生,这个消息冒出来,不知道多少人会报名参加高考,林远估算了下,起码应该会有三成人口去报名参加高考。
那头缺乏教科书啥的,知道这里有教科书,不知道多少人会围过来。
而村里的话,想要参加高考,应该不会超过十个人。
而且把书和农场那头共享,却不告诉村里人,传出去后,村里人对他们的印象一定不会高。
明明这几年相处下来,大家的关系不说多好,可起码不是敌对。
很快四人就统一了立场,既然大家统一意见,林远也不拖延时间,跑到村长家,和他提了这事。
村长知道恢复高考后,心里也是在盘算,村里会有几人去参加高考,而教材不知道有多少,也不知道他们学的如何。
要知道前些年闹腾成那样,哪怕上了高中,其实压根就没有学到啥,就那样的所谓高中学历,能考上大学吗?
村长想起自家小子,可以的话,他是希望小儿子能考上大学,不要在家种地,靠天吃饭,可刚才他问了下。
想起小儿子说的话,村长就犯愁,小儿子是想参加高考,可他担心他没有办法考上。
之前林远来给他们四个知青请假,说他们三都要在家复习功课,他就想过这茬。
可他又担心他们没有教材,而且已经毕业这么多年,他们能有多少水平。
就在村长各种犯愁中,林远来找他,和他提了知青大院里有教科书,还有他们可以在一起讨论题目。
村长一听知青院那边有全套教科书,还有一些辅导材料后,那是一个惊喜。
“小林,谢谢你,真的谢谢你。”不管小儿子复习一个月后,能考出多少分,可起码有教材,就看到希望。
“不要谢。”林远感觉压力那是一个大,“我就是觉得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一起讨论,现在县里新华书店还有废品收购站,都已经没有教科书和辅导书了。”
“我就是我们四个,平时也受大家照顾颇多。”林远是个生意人,那是一个圆滑,把话说这么动听。
村长不由得有点讪讪,说他们多照顾几个知青,其实也是看在林远经常帮村里解决麻烦的份上。
算了,以前事就算了,年底分红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向四个知青倾斜一二。
第44章 七零女知青44
刘雯看到跟在林远身后的十来个人都惊呆了,这个人数超过他们预期,不过还算好,人不是太多。
不过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召集到这么多人,这是对高考多渴望啊。
“我们这里。”刘雯支支吾吾,“那个没有那么多桌子啊。”
堂屋很大,二十个人都可以装的下,可问题是,他们四人已经把一张大桌子给占了,其余这些人,他们该在哪里做功课和抄教材。
王娟也是愣住了,天啊,这么多,她真的担心这里会各种吵闹,都没有办法好好的学习。
可是没有办法之前她也是同意这么做,希望大家的目标一致,都是希望可以考上大学。
桌子啊,林远笑了,“放心吧,有准备。”这个问题,村里都给解决了。
没有一会功夫,刘雯就看到后面有人赶着牛车运了不少家具过来,又是桌子又是凳子。
这还不是最让人惊讶的,最让人惊讶的是,竟然还有床铺,后来一些人还提着被褥。
刘雯不懂了,这是啥情况?这是打算住在这里吗?
王娟和杨宏听到大门口的动静,又是纷纷走了出来,看到这个阵势,也是吓的不轻。
“这是,这是打算住这里吗?”虽然有几个屋子是空着,可他们不是村里人,知青大院离村子又不远,走路也就是几步路的事,怎么还会住这里。
如果是以前,他们各种排斥,那是因为他们做生意,不想让人知道,可现在他们几个的心思都在高考上,都不会出去做生意,也所谓给人发现啥。
只是他们都已经习惯院子里只有他们四人,而现在大概可能会有十几人,感觉各种的拥挤。
林远嗯了一声,“是。”
“村长说了,这些日子,村里会安排人来给我们做饭,主食啥的,都是村里提供。”
啥?刘雯惊呆了,“这是,这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我们考出一个好成绩?”
我的个神啊,村里对待高考生的待遇也太好了点吧,看样子应该是占了不少好处。
林远当初就是想着,利用村里参加高考的学子,来扛住农场那边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