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司长,咱们大部分在利比亚的公民都是带着任务来的,像工程建筑公司,电力公司,有的是在这里投资的,有的是承包项目的,现在撤了,一切就都打水漂了啊,几百上千万的设备,这也是一辈子的心血,几代人的努力啊。”
“必须撤,不用犹豫了,欧盟其他国家也逐渐开始了撤侨行动,他们要撤离大概快两万的人,如果我们不抓紧,等到利比亚当局关闭了港口和海关,咱们想撤就麻烦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赶在最严重的事态发生之前,进行我们的撤离行动!”
确定以后,接下来的时间,大家一起讨论了各种撤离方案,三万多人,光动用一种手段就想全部撤离开来,根本不可能。
海、陆、空…
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确定好撤离路线,联系好接收撤离群众的中转地点,还有要准备供三万多人使用的物资…
一切的一切,事无巨细全部都要提前安排好。
陆小星在做会议记录的时候就发现了,林司长让自己做记录的目的,是在培养和教自己吧。
沟通的话术,做事的先后顺序的重要性,都让陆小星感觉受益匪浅,也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漏掉了任何一环,都有可能造成撤侨行动失败,所以大家不断推敲与调整。
陆小星从最开始的迷茫,无从下口,到学会主动思考,再到最后的主动开口提出意见,这个过程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
林司长这才真正明白了,安部长为什么这么重视陆小星,不惜和徐司令在会议上吵起来,也要坚决把陆小星调过来。
会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恐怖的学习能力和大局观,有些东西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学会和掌握的,需要非常深厚的知识底蕴。
陆小星提出来的好几个建议都是非常到位的,能看出来陆小星对局势是很清晰的。
所以也放心的直接给陆小星派了任务。
最后大家各自领了任务,分头去完成了,陆小星是需要沟通马耳他外交部,希望能有部分华国公民在马耳他进行中转,需要得到马耳他当局的帮助。
陆小星思考了下,就打了电话过去。
询问过后得知,对方需要入境人员持有有效证件和签证。
但是这个太难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华国来人救助了,所以很多华国人的证件都被抢了,想要冒充华国人进入安全区。
至于签证更不可能,利比亚现在各个部门几乎是个摆设,哪有人能给办签证。
第四百二十六章 成长
陆小星原先从书上看见过,欧盟国家非常害怕非法入境,不少政府因为非法移民问题,被本国民众搞得焦头烂额。
所以陆小星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对方承诺会所有人一同入境离境,绝对不给马耳他找麻烦。
也多次强调华国公民是讲信誉的,不会坑骗帮助我们的朋友。
正在陆小星打算再次打电话联系的时候,收到了对方的回答:全力以赴的帮助华国此次撤侨行动。
这个时候陆小星很明显的感觉到国家的份量,马耳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并不容易,放宽了华国公民的入境条件,很可能会引起其他欧盟国家的不满…
陆小星连忙道了声感谢,最后商讨决定可以在马耳他地区接受5000多人的中转过境,这已经很难得了。
汇报完结果后,林司长让陆小星抓紧时间去休息,不要再强撑着了。
陆小星刚找到一个空帐篷,想抓紧时间眯一会儿,就听见刘助理在门口喊道:“小星同志?林司长找你,要有新行动!”
陆小星赶紧起身就往外跑,现在大家所有人都很累,都是在强撑着。
外交部的所有人,哪怕没有来利比亚的同事们,同样没有休息过,整个撤离行动,涉及到的国际法律高达上百条,没有国际法依据,又想要用军事力量撤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撤离行动,如果没有途经国的同意,无论是海陆空哪一路,都是寸步难行。
外交官们此刻的任务就是处理这些微妙而复杂的国际交往关系,虽然不像特种部队那样,真枪实弹的冲锋在前,但是解决各种各样的复杂交往问题,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小星…你…还撑的住吗,实在是没有人手了…”
陆小星看见林司长格外为难的又欲言又止的样子,直接说道:“林司长出什么事了?我没事,你放心!”
说完还努力睁大了双眼,像是印证自己说话不假一样。
林司长犹豫了下,还是说道:“刚刚得知,有49位中铁工人被困在了利比亚当局和反对派之间,已经失去联系两天时间了,估计已经断水断粮了,所以急需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