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料单良奇怪的看了她一眼,苏暖暖同学问这个干嘛?
“我啊,我十八岁,今年刚高中毕业,还没有工作。”
苏暖暖有些好奇了,“那你不用下乡?”苏暖暖以前听说,在城里面的人,没有工作是要下乡的。
“我啊,我不用下乡的,我姐下乡了,一家只用出一个人。”
苏暖暖了然,这不会又是重男轻女的故事吧?
注意到苏暖暖的眼神,单良有些好笑,“你那是什么眼神?我姐都下乡好几年了,我那时还没有上高中呢。”
他姐是在他初二的那年下乡的,那时的他还不够年龄,不存在重男轻女。
而且,他爸妈都是中学老师,他姐只上过高中,连个大学都没上到,也顶不了爸妈的班。
找不到工作,他姐就只能下乡了。
说起来,他姐下乡的那个地方也在青花镇。
“对了,我姐下乡的地方也在青花镇呢,在青花镇石榴大队。”
“石榴大队啊?那个地方离我们生产大队近啊!”苏老太一拍大腿,说道。
“是吗?”单良有些惊喜,他认识了青花镇的本地人,虽然他姐已经下乡好几年了,但是怎么说,有个本地人照应,他也放心些许。
“是的,石榴大队离我们大队不远,骑自行车也就一个小时的路程罢了。”
单良其实觉得,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的路程还是比较远的。
“那太好了,苏大叔,苏阿姨,能不能帮我照应一下我姐姐。”单良请求道。
他姐下乡的时候,他已经十四岁了,他和他姐姐从小一起长大,是非常有感情的。
“这?这会不会太远了?而且,我们平时也不会去隔壁石榴大队。”苏老太迟疑的说道。
苏老爹也点头,确实,他们大队隔石榴大队虽然近,但他们几乎一年也不会去一次石榴大队。
“有办法啊,我回家让我爸妈想办法把我姐转到你们大队去,这样就可以让你们照应一下我姐姐了,当然,不用一直照顾,就稍稍的照应一下就可以了。”
至于他姐姐的意见,那都不重要,到哪里下乡不是下乡呢?
而且,他姐姐跟石榴大队的知青相处得不是很好,他就不止一次地听她抱怨,不想和他们住,想一个人住。
他们没有想办法给她换下乡的地方,就是想着,反正她去哪里都一样,还不如就留在石榴大队,至少石榴大队的人她还认识。
远在石榴大队里面的单良姐姐单心打了一个喷嚏,同行的婶子关切的问道,“单知青,你没事儿吧?”
单心摇了摇头,“婶子,我没事儿,只是刚刚鼻子有一点不舒服。”
婶子一听这话,就放心了,“单知青,平时注意点,得了热感冒可不容易好。”
“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
苏暖暖听了,和方玉晴对视了一眼,这样的事情,就这样说出来,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这个人不会是缺心眼儿吧?
听到单良的话,苏老爹拍着胸脯说道,“行,只要你姐去了我们大队,我会照应一下她的。”
但是也只是照应一下罢了,如果单良的姐姐是个拎不清的,那就帮个一次就差不多了,也当是偿还这一次单良这一次的帮忙了。
单良得到了苏老爹的保证,心里面高兴极了,说道,“那就谢谢苏大叔了。”
“说这些,咱们都是互帮互助。”苏老爹这话说得没错,如果不是单良这一次帮了他们,他们也不会帮这个忙。
说到底,还是单良种的这个善因,他们结这个善果罢了。
人情往来本来就是有来又有往的。
单良嘿嘿笑,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家里面的人以前都说他傻人有傻福。
他当时还辩驳,他不是傻人。
但是他现在,貌似,好像,明白了这种说法。
中午,单良带着苏暖暖一家四口去了国营饭店吃了一个饭,然后又回了招待所。
因为没有事情可以做,苏暖暖回了房间,假装从背包里面拿出了象棋。
“我们来下象棋吧?”
方玉晴有些惊讶,“暖暖,你还带了象棋啊?”
“对啊,想着如果有时间的话,就可以和同学啊什么的,来一盘!”
对着这个象棋,苏老爹有着极大的兴趣。
他曾经也是会下象棋的,只是有三四十年没有下过了。
苏老爹看着单良说道,“我们来一盘?”
单良上初中的时候,最喜欢和班上的男同学一起下象棋了。
听了苏老爹的话,说道,“来!”
苏暖暖给他们把象棋摆上。
“你执红还是黑?”苏老爹问。
“黑吧,苏大叔您先吧。”
“那行!我就不跟你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