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谁家还不是这么过来的。
苏老爹握拳,咳嗽了一声,“这话要从我家老大带着暖宝儿去镇初中填写志愿说起了……”
苏老爹其实挺适合说书的,这不,苏大哥才告诉他的事情,他脑补的跟他在现场似的。
说的那叫一个跌宕起伏。
现场的人被他说的那是一个惊呼连连。
让大队里面的人觉得,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同样的事情,在苏老太这么也在上演。
没办法,炫耀闺女的事情,怎么能少得了她孟美云呢?
苏老太仿佛是跟苏老爹说好了的似的,说得大队里面老娘们儿小媳妇儿们一惊一乍的。
等苏老爹和苏老太说完,大队里面的人脑海中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他们也想要自家的孩子跟苏家那老闺女一样出息!
大队里面的人对视了一眼,看向了苏老太,“苏老嫂子,你家暖宝儿这么厉害,有什么秘诀吗?比如……”说到这里,那妇人还意有所指的看了看苏老太。
苏老太其实不想说,因为她觉得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她闺女那是天赋异禀啊。
天赋这种事情,谁能说得清呢?
所以苏老太说道,“哪里有什么秘诀啊,我家暖宝儿这还不是像我?”
苏老太说到这里,还拍了拍大腿,她觉得自己没有说错。
“对,就是像我,想当年啊,我也是学堂里面数一数二的聪明人啊,这暖宝儿是从我肚子里面爬出来的,自然是像我,聪明!”
大队里面跟苏老太差不多年纪的老太太互相看了一眼,都是在大队里面一起长大的。
如果,她们没有记错的话。
这苏嫂子,大概,好像,似乎,是经常被夫子罚站的那一种?
如果,她们没有记错的话。
夫子似乎还说过,孟美云这女娃子,是什么,是什么木头,不可什么雕来着。
她们再次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决定给苏老太留一个面子。
毕竟,她那老闺女能够被几个学校争着抢着要,那就说明是个有能力、出息的。
说不定啊,她们以后还有求到他们老苏家头上的时候呢。
第234章
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老一辈儿留下来的话,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道理的。
一个妇人拍了拍大腿,对苏老太这话稍稍有些无语。
但谁让那么出息的闺女是从苏老太肚子里面爬出来的呢?
尽管她觉得苏老太在唬她,但她还是说道,“真就没有别的什么秘诀啥的?”
在场的妇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苏老太,那模样像是在说,对啊,苏老嫂子,你就说说嘛,我们也想知道。
苏老太下意识的就说道,“那必须没有啊,我家宝贝闺女打小就聪明,在成绩这一方面啊,就从来没有让我费过心。”
苏老太突然想起,自家宝贝闺女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算不算。
大队里面的妇人都快要怀疑人生了,难道读书这件事情就只能看天赋?
苏老太话锋一转,突然说道,“不过……”
在场的人,不管是老娘们儿们还是小媳妇儿们眼前一亮,“不过什么?”
妇人们是这样想的,知道了方法,他们可以回去让家里面孙子孙女们照做啊。
小媳妇儿也是同样的想法,她们虽然有的还没有生小孩,有的小孩才几岁,但她们可以学学啊。
她们相信,学会了之后,总有用到的一天。
见勾起了大队里面的人的好奇心,苏老太这才说道,“不过,不过我家暖宝儿啊,从学校里面回来,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就一刻没有把书放下过……”
听到这话,妇人把自家的孩子和苏家那老闺女对比了一下。
突然她们都有些脑壳痛,他们家的小兔崽子,一回来饭都恨不得不吃,放下书包就到处跑去玩。
什么爬树掏鸟窝啊,下河捉鱼捉螃蟹啊……等等等等。
就没有他们不干的。
一天到晚,到处鬼混。
他们又突然想起了家里面的姑娘们,一回来,洗碗做饭扫地什么的,样样都做。
对比起来,她们咋看自家的小子那么不顺眼呢?
果然,还是生闺女好。
闺女才是她们的小棉袄,儿子什么的就是一个棒槌。
不行,回去得让他们干活然后读书才行,就得给他们拘在家里。
而且,她们记得,苏家那老闺女确实不爱在大队里面晃,她们以前还以为那姑娘是在偷懒呢。
都十几岁的大姑娘了,还不帮着家里面的人做点事儿,别人家的姑娘像她这么大的时候,工分都可以挣个七八分了。
看来,苏家那老闺女是在家里面学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