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吃饭的时候能碰到爷奶老姑吃饭就更好了,他们还可以去蹭一波。
奶虽然嘴巴上说着不好听的话,但好歹还是让他们夹菜吃了。
每次到爷奶家吃饭的时候,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候。
唉,为何要让小小年纪的他们承受不该他们承受的痛苦。
每次在爷奶家吃饭的他们都这样想。
这样想的结果就是他们又多干了一碗饭!
这让苏大哥几个十分愧疚,自家的小兔崽子每次都去爹娘那儿吃饭。
爹和娘都还要养小妹呢。
自家孩子去爹娘那吃饭了,要是爹娘小妹的口粮不够了怎么办?
苏大哥几个都下定决心,等到分粮的时候,他们一定要多给爹娘提点粮食过去才行。
和苏大哥几个想法不同的是苏家几个儿媳妇,她们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想法的。
自家孩子去公公婆婆那来吃饭,他们家是不是就可以省点粮食?
特别是苏大嫂,每次都巴不得两个儿子去他们爷奶那里吃饭。
反正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是他们的孙子,养他们的孙子也好比养小姑子这个外人不是?
苏大嫂觉得,虽然现在分家了,但是等公公婆婆老了,养他们还不是他们大房?
吃他们一点儿粮食怎么了?
苏大嫂下意识的忽略了苏老爹和苏老太说的是等他们老了之后,几个儿子一起养的事情。
其实苏老太从来就没有想过他们要几个儿子养老的事情。
她想的是,她现在努力存钱,将来闺女在哪里,她就去那里买一套房子,最好就在闺女家隔壁,走两步路就能看到,多好啊。
她对几个儿子的要求不高,只要他们把她养他们到这么大的东西还回来就行了。
苏老太没觉得她的想法有什么问题。
她生儿子不就是她养他们小,他们养他们老吗?
让他们把她养他们的还回来,这有毛病吗?
这完全就没有毛病!
最受煎熬的就是不喜欢做饭的苏四嫂了。
她每次做饭,都感觉自己就跟上了满清十大酷刑似的。
她都恨不得自己也跟几个侄子侄女一样,去公公婆婆那里蹭饭了。
要不是她还在意着自己作为大人的颜面,早就去了。
每次看到侄子侄女们去蹭饭,她嘴角都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第228章
苏四嫂真是太羡慕几个侄子侄女了。
俗话说得好,得不到的就加入,苏四嫂现在就是这种心情。
她是恨不得自己能够变小,然后加入几个侄子侄女们的蹭饭大军。
苏二嫂也觉得分家之后的日子好,丈夫虽说不体贴,但还说得过去。
女儿们也听话的听话,乖巧的乖巧,苏二嫂觉得,要是有一个儿子就更好了。
苏三嫂倒是没什么想法,她认为,分家之后的生活就算再苦再甜,也都是自己的,也是她当初的选择。
她现在的状况就是手里有钱,心底不慌。
而且分家之后,她感觉自己就是那农民,翻身把歌唱。
自己当家作主的感觉真好,她感觉自己吃饭都能多吃一碗了!
这天,家里的大伯哥送小姑子去填志愿以后,他们就陆陆续续的去了地里挣工分。
以前没分家的时候,去送一下小姑子还算是偷一下懒,毕竟骑个自行车可比下地轻松多了。
但现在都已经分家了,去送小姑子的话,那得少干多少活啊?那可是四五个工分啊。
苏三嫂觉得,根本就不划算。
所以她特意交代了自己的丈夫,这种事情他几个兄弟谁爱去谁去。
苏三哥很是为难,一边是小妹,一边是媳妇儿,做这种选择题不要太痛苦,好伐?
苏三哥觉得,送小妹又不是每天都送,也就四天轮一回,他们以前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但是为了家庭和谐,苏三哥当然不会说出他的真实想法,他只是跟苏三嫂说,没事儿的,小妹都已经初中毕业了,用不上我们去送了。
苏三嫂反驳,初中毕业了那就不去上高中了?
而且小姑子成绩那么好,高中或者中专起码总得有一个吧?
要是以前,小姑子吹嘘她自己的成绩好她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因为她嫁过来这么久,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了解小姑子的。
要是小姑子真的考得那么高的分数,早就把卷子拿回来给他们炫耀了。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小姑子,她却从来没有拿成绩单回来过。
所以,小姑子每次吹嘘她成绩很好的时候,苏三嫂都嗤之以鼻。
要是小姑子成绩真的好,那怎么不把成绩单或者是卷子回来啊?
可是每次小姑子一说,家里面大半儿的人都会相信,让苏三嫂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