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也说了知青点其他人的事。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高高兴兴的都去上学了。
没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因为距离下次考试还有一年多时间,所以都不打算在乡下再待下去了。
现在回城已经没那么麻烦了,正常只要申请差不多都能通过,只不过回城人太多,回去后也很难找到工作就是了。
但即使这些,大家能离开的也都离开了。
可以说,现在知青点那男知青住的房子已经空了。
女知青这边,除了沈青青就剩下个周莱尔。
周莱尔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家里条件不怎么样,对她也不好,所以她不回去也情有可原,再加上她又离过婚,回去后估计也会被家里随便找个人嫁了,估计落不到什么好,所以更不打算回去了。
但她也考了两次都没考上大学,现在听说已经在给自己找后路了。
最近相了几次亲,但她要求高,想找个比胡建军更好的,所以都没相中。
比胡建军更好的谁能看上她,虽然她说自己还是黄花大闺女,但到底离过婚,所以相亲的都是些歪瓜裂枣。
给她气的不行,最后也不用村里媒婆介绍了,听说最近经常去县城,不知道做什么。
除了她之外,沈青青还说了另一个人的情况。
因为第一次没考上,所以第二次考试前大家都特别用心的复习。
只不过有一个人例外。
这人就是赵华。
他在知道苏蔓的录取通知书是被庄红梅拿走了之后,就发现原来录取通知书还可以冒领,于是就坚信自己肯定考上了,只不过是被人冒领了录取通知书。
之后也学着苏蔓去邮局问。
可邮递员说压根就没他的,他不信,觉得可能不是在这一环节丢的。
于是又去了县里的邮局,结果县里邮局也没印象。
第376章 赵华
即使这样赵华还没放弃,他还是不相信自己没考上,最后又闹到了教育局。
但教育局可不像邮局那么好说话,不可能随便帮他查。
他折腾了好久,最后还是教育局领导看他这么一直折腾下去影响不好,才给他查的,最后查出来的结果也是他没考上。
最后只能空手而归。
但即使这样,他还是坚定的认为自己肯定考上了,只不过录取通知书没到他手里而已。
他这一折腾就折腾到了第二次高考前,压根就没时间复习了,不用说,这次又没考上。
这结果一出来,本来还相信他的话的村民和史家人这次也不相信了。
毕竟第一次要是考上了,第二次怎么可能考不上,好学校考不上差点的也考不上吗?
而这次赵华终于没办法找理由了。
毕竟谢桂芳的事在全国都传开了,村里人当然也听说了。
正好是第二次高考发录取通知书的时间,国家对这事高度重视,报纸上也天天说,连邮递员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都必须是村里人都在场,证明他是本人才行。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再弄错了,再加上报纸上也说了,对上次高考情况也进行了细查,有冒名顶替的也查出来了,这里面没有赵华。
所以他是真的没考上。
这下先不管村里人怎么想,反正史家人气坏了。
本来他们就不想让他考,是他信誓旦旦说自己肯定能考上,而且考上后还打算带着史春燕回城。
结果折腾了两次也没考上,史家人气愤之下也不打算让他考了。
赵华沉默了几天,本以为就这么认命了呢,结果没想到他竟然突然回城了。
但他和史春燕结婚时是领证过的,领证结婚的知青想回城是没那么容易的。
可他竟然很顺利的就走了,还走的悄没声息的。
等史家人知道后人已经没影了。
史家人赶紧琢磨是怎么回事,这时史春燕才说,他们已经离婚了!
原来虽然赵华和史春燕之前闹得很不愉快。
但自从弄得史春燕不能怀孕后,史家人对赵华就没了好脸色,赵华也开始伏低做小,慢慢就把史春燕哄得什么都听他的了。
包括他要高考这事赵家本来也不同意,但赵华哄着史春燕主动说服了赵家人。
现在没考上,赵华想回城了,就哄着史春燕假离婚,说是等他在城里安顿下来后,就回来接她。
史春燕被哄得找不到北,又向往城里的生活,迷迷糊糊就同意了,等缓过来后,赵华已经走了。
这下可把史家人给气坏了。
对史春燕更是恨铁不成钢。
但也不想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于是在沈青青写信前两天,史会计已经带着儿子女儿破釜沉舟的去了赵华老家,那架势估计不撕一口肉下来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