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她踏上冰层的动作开始,细小的铃声伴随在了她的身旁,点点碎碎的声音隐藏在冰刀划过冰面的“唰唰”声中,细不可闻,但又若隐若现。
乔喃简单滑行热身之后很迅速的来到了定点位置,在适当调整呼吸后,摆好了自己的动作。
敦煌舞中最著名的动作莫过于反手琵琶,而乔喃也正是将它融入到了自己的编舞之中。
琵琶声响,大漠的风沙逐渐随之而起,点点驼铃摇摇晃晃伴随着低沉的吟唱,冰刀在截然不同的温度中骤然回转。
在开头冰与火的碰撞轻快而又带着十足的蛊惑感,在琵琶与冬不拉独特音色的交杂中,不断跟着乐曲逐步加速的小姑娘骤然从冰面上一跃而起。
双手高举,指尖微曲,然后在空中带着轻柔的飘带一同,完成了她在比赛中的第一个动作。
3A+3T,一个高级33联跳,BV12.6。
而后紧接着的是一个3Lz与一个3A的单跳,BV6.0、8.5。
乔喃并没有在开场上便使出自己这个赛季新加入的4T,这个举动不得不说让在场的不少人感到了惊讶。
运动员们一般在节目中的第一个动作都会选择最稳定或者最不稳定的动作。
这个节点的动作算是能够运用的体力最为充沛的,新学的不算稳定的动作会加强自身的完成度,稳定的动作则能够给自己打足信心,给整个节目打好基调。
已知乔喃的4T是在二月份出的,NHK与此之间也不过只有八个多月的距离。
八个月的时间虽然看着长,但是如果除去了新赛季节目的编排融合环节,就算是再出色的运动员满打满算也就只够大致的完成从跳出到跳进节目中的一整个过程。
也因此,乔喃节目的编排节奏对于大众们而言,可谓是完全出现在了意外之外。
如果第一个动作没有用到4T,那她会选择在哪才进行这个动作的尝试?
又或者是说,乔喃对于这个四周的理解究竟到了这么样的第一个地步。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之前运动员们上交的NHK动作表,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对于乔喃的动作有着大概的印象。
在小姑娘顺利的落地之后,不可控制的,其他运动员们教练们对于乔喃的表演小声的议论起来。
不过冰上的女孩子并没有在意外界的这些言论。
音乐依旧继续,而她的表演也一同的在进行着。
缥缈悠长的弦乐以及一轻一重的鼓点响起,一缕阳光突破了灰暗的天空透到了冰面正在舞动的小人上。
翩翩起舞的神女在重新触及冰雪之面时不由的为民生所祈祷,梵语的呢喃在她的动作挥动之□□同响起,如呼吸一般,哪怕仅仅是无法理解的语言,但在鸣唱中却也依旧能够感受到它的神秘。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鸿浩掠过水面,骤然张开它的双翅,投射为影子呈现在这一方天地之中。
水滴音落下,原先在冰面周围飘荡的女生用一个转三,停下了自己的步伐
一个被放置在第四个动作上的跳接燕式旋转,以蝴蝶跳在空中双腿交叉进入,乔喃双手张开,头向左转锁死,姿态平移,控制肩与抬起的腿部处于同一平面,然后逐渐的展现出整个动作的完全面目。
随着她旋转速度的加快,考斯滕上连着的细细的飘带一共同的跟随力的作用,在冰面上飘荡起来。
广阔天地中的一抹亮色,犹如神话中的飞天神女般,圣洁怜悯同时富含着一层疏远。
乔喃的编舞向来会遵循着比赛的规律,为了减少压力将大部分的跳跃都放在前面,更多的将表达留给接续步等的部分。
在这次的接续步中,乔喃很显然的换了另外的一种展现的姿态。
而在保证体力足够的情况下,小姑娘选择了跟随乐曲,用着精准的控制力依偎在乐曲之中。
将陆地的舞蹈的精髓一览而尽。
甚至于,她还为此在冰面上展现出了另外一种原创的衔接步伐。
当乔喃旋转的速度逐步降低,整个人身体逐渐的落下立起时,原先高昂的音乐骤然停止,然后骤然的一同爆发。
驼铃、冬不拉、琵琶,以及掺杂在其中的些许电子音,万乐起,神女行。
在敦煌壁画中,神女们的姿态大多取用与圆的形式。
而乔喃的灵感同样也来源于此。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在琵琶的拨弦声中,她逐渐的抬起了腿,抬起而又落下,而后向内部收起,双臂高举琵琶状,在连续的三个捻转步伐之后,腰向后仰,双手高举,做拨弦的姿态,再度的完成了一个大的旋转,后以着个鲍步动作在冰面完成了最后的一个流畅的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