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一家六口人出去的,怎么还是会出事?
她身上还穿着沾满粮食的围裳,顾不得其他,几乎是越过陶坛脚步匆匆跑了出去。
将夏儿留在家里,令她锁好门,姜秉儿跟在婶娘脚后两个人一路狂奔。
崔姨娘生得貌美,带着孩子出行虽然招人眼,可不少人都误会了同行的姜二爷和婶娘。猜崔姨娘是姜二爷的妾。看的人多,也没什么不规矩的人。
这几天他们玩的还算高兴。本以为不会有什么意外,今儿在街头却出了个大意外。
崔姨娘带着阿蛮在街上买炸果子,姜二爷估摸着没事,就领着婶娘和阿固在旁边给夏儿阿固选料子。听着吵杂抬头时,几个五大三粗的家丁拽着崔姨娘胳膊,把她往一处小轿子里塞。
崔姨娘哪经历过这,吓得花容失色,哭得眼泪鼻涕一把,拼命喊救命。
阿蛮死死抱着崔姨娘不撒手,直接被家丁也抱起来塞到轿子里去。
姜二爷一看人都吓傻了。虽然崔姨娘只是个姨娘,但是这么些年下来和家人没啥两样。哪里能真的眼睁睁看着人被抢走。
立刻挽起袖子大喝一声冲上去要把人拽回来。
姜秉儿跑得周围都是残影,上气不接下气,咬紧牙追问:“小叔是不是打不过那些人?!”
婶娘闺阁女子,一路疾跑累得脸色都发白,还努力在前带着路,提到姜二爷眼泪直落。
“他哪里打得过那些人!被打得爬不起来,阿固在照顾他呢!”
繁华街头,热闹无比。围了不少人对着其中指指点点。
姜秉儿下意识就猜着这里面围的是谁,硬挤了进去。
靠近路边的一根立柱,姜二爷衣衫褴褛,鼻青脸肿的靠在立柱旁,哎哟哎哟地直叫唤。
一看见姜秉儿和他媳妇,又委屈又愧疚,低下了头。
“小叔!”姜秉儿几乎是扑到他面前,先看了看他,看起来都是皮外伤,就是伤在脸上看着可怖。
旁边还有个好心人说:“姑娘,你这小叔没啥大问题,刚刚陈大夫来帮他看过了,没伤骨头没伤内脏。”
姜秉儿松了口气,手还颤着。
“秉儿,小嫂……”姜二爷也知道时间紧迫,赶紧抓着姜秉儿说道,“阿固追上去了!但是不知道那是谁家门户!”
婶娘扶着姜二爷,哭得眼泪连连。
姜秉儿起身环顾一圈,还是那好心人,她躬身行礼。
“这位大婶,可知道是谁当街抢人吗?我家姨娘和弟弟被抓了!”
此处是热闹街头,人很多。可听了姜秉儿的话,大都是移开视线摇摇头,还有的叹气。
“姑娘你一看就是外来的。别找了。就你这样的漂亮姑娘,找去了也是给人家添一房姨娘。”
姜秉儿听这么说,大概猜出那人是有权有势的门第,甚至是经常为恶的。
“还请好心人给予指点,我的家人很重要。”
姜秉儿摸摸衣衫,出来的急没带银钱,索性解了自己一对珍珠坠子塞到那大娘手中。
那大娘也不忍心,没要她的坠子。
“外地姑娘,在京中无权无势的,就算知道了你也没得法。”
“总是要得个消息的。”姜秉儿面色苍白。
那大娘犹豫了下,低声说道:“是赵阁老的儿媳弟弟。柳马巷子的董大爷。”
“姑娘,我劝你啊别去。那董大爷最爱找外地来的姑娘小妇人,没权没势的,说绑走就绑走,你就算去告到衙门,衙门的门朝哪边开,你都不知道的。”
“更何况,赵阁老的面子,当官的哪个不给几分?要我说,就算了吧。”
姜秉儿谢过那大娘,跟婶婶说:“带叔叔去看看伤,我去柳马巷子。”
“别,”姜二爷哪里能让侄女一个人去,他龇牙咧嘴地爬起来,“我虽然打不过,但我也得去。”
婶娘急得哭,却忽然想到什么,慌忙抓着姜秉儿。
“那位,那位……”
“咱姑爷……”
姜秉儿脑袋一懵,忽然想到家里还有这么一个人。
在京中有钱有势的。
虽然是姜家他这个姑爷是虚假的名头,但是,但是他既然放过了姜家,也会稍微照拂姜家一二吧。
当年崔姨娘可没少……没少给他药。
“我去柳马巷子,阿娆跟着我,秉儿,你去找姑爷。”
姜二爷推了一把姜秉儿:“这个时候别管什么恩恩怨怨,救人要紧!”
“咱就是说,只要能把人求来救人,该低头咱就低低头。”
姜秉儿被推了一把,踉跄了一下。
回头,一身狼狈的小叔和婶婶搀扶着,求了好心的人指路,跌跌撞撞去找柳马巷子。
那些看热闹的人逐渐散去。
姜秉儿不再犹豫,又问那位大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