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奶奶还在就不能分家!这才二年不到,所以你爸才犹豫。”
苏玉竹看着四下无人,才把实话说了出来。
沈南星一下明白了,刚才父亲那个眼神的意思了。夫妻俩看来也说过这事儿,只不过有顾虑。
沈南星的记忆中,爷爷除了干活之外,都是少言寡语的。
在她的印象中那就是个标准的老实人,只是临终前还要算计一下自己爸爸,这就颠覆了自己以往的认知。
谁说老实人不会算计人?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分家对大伯来说,自然是有害无利的,毕竟爸爸在矿上车队上班,是有固定工资的人。
大伯在家里务农,俩孩子要结婚,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要花钱的。
综上所述,就是大伯还得指着爸爸的工资养家,所以这遗言,限制的这是自己家。
这无异于道德绑架了,自己奶奶的身体,再祸祸二十年都是自己少说了,长命百岁不敢说,七八十是能看到的。
“要是让大伯……自己提出分家,这事儿不就妥了?”
沈南星想起了前世的几件事儿,自己爹是一个突破口,另外一个突破口就是大伯一家。
“你大伯提?这么些年,你看你大伯高声说过啥话?只要你奶奶不同意,保准就是拉倒。”苏玉竹摇摇头,不以为意。
自己那个大伯哥,不是自己看低了他,就是个软蛋!要不然能被刘萍辖制了一辈子!
苏玉竹认为大伯是软弱,沈南星却不这样认为。
爷爷明显是算计了爸爸,给大儿子谋福利,大伯还说不准是个什么样的人。
俗话说,咬人的狗不叫!大伯母上蹿下跳的,但凡大伯有点不愿意,她都会有所收敛。
还有,奶奶要是心里不向着他,那他会是什么反应?还会这样片叶不沾身吗?
最起码,大伯母欺负自己家的时候,大伯从来没出来阻止过。奶奶给他好处的时候,他也没有不要过。
第五章 紧急救人
现在的沈家人,只是停留在沈南星前世的记忆中。
从遗言这件事儿上看,自己对他们的认知是有偏差的,通过父亲被下药这件事儿,她发觉很多事情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样。
自己没看透那几个人,也是正常。还是要重新认识一下他们,再谋算其他。
至于母亲,可能更熟悉大伯母刘萍,对于大伯哥并没有多少关注。毕竟大伯在家里也是不拿事儿的。
沈南星决定按下不提,知道了母亲和父亲都有这个心就好办了!
母女俩边走边说,很快来到了医院的食堂。病号饭还是很受欢迎的,不要粮票就可以买。
排队的人不少,今天的早饭是馒头和小米稀饭,馒头一毛五个,稀饭一毛一大碗。
这比着矿上的食堂贵点,重点是不要粮票。母女俩花了两毛钱,连带着沈方海也有的吃了。
就这样便宜了,苏玉竹还有点肉疼,边吃边叨叨贵了。
看着手里的馒头,听着母亲的唠叨,沈南星心里感叹,还是得挣钱啊!
要不然自己连馒头也吃不上!不为了那个馒头,自己能挨上这顿打?
改革春风马上就要刮起来了,这个风口自己一定得抓住。
“南星,你今天也别回去了,下午跟我们一起回去。一会儿我去你槐花姨家,借个车拉着你爸,指望别人不行,还是得我们娘俩来。”
“好。”沈南星嘴里吃着饭,含糊的答应着。
苏玉竹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吃饭也很快,沈南星还在慢悠悠的喝稀饭,她已经风卷残云,一扫而光了。
“妈,以后吃饭慢点,细嚼慢咽对胃好。”沈南星职业病犯了,看到母亲吃的太快,忍不住提醒道。
“我还没说你呢,快点吃,磨磨蹭蹭的!”苏玉竹看不得这样,催着沈南星快点吃完。
沈南星艰难的咽下那口馒头,用稀饭往下送了送,无比的怀念,之前喝金咽玉的日子!
果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沈南星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对金钱的渴望这么大!
端着给沈方海的早饭,两人往病房走去,苏玉竹和沈南星直接在食堂吃了,餐具是借了食堂的,需要还回来。
回到病房,沈方海已经在换药了,医生说午饭后出院,可以省下半天的住院费用。
虽说现在沈方海住院是矿上报销,不过现在人的想法十分单纯,公家的钱也不能浪费,回家休养也是可以的。
“南星,给你这些钱,你去把出院手续办了,单据一定拿好,你爸要报销的!我去你槐花姨家里借车去。”苏玉竹一听可以出院,急匆匆的借车去了。
母女俩办事儿都很快,中午时分,苏玉竹已经借来了自行车,收拾好了东西,一家人就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