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笑着应了。
又说了会话,林家人就去睡午觉了,他们在港城就很注重养生,每天都有歇午觉的习惯。
牛皮糖早晨六点钟下火车,一直疯玩,现在也已经昏昏欲睡了。
四个孩子七倒八歪的躺在竹床上,牛牛和皮皮躺在一个方向,糖糖和轩轩躺在另一头。
徐宁拿毯子帮他们盖上肚子,就去前院找小安小莫了。
他们俩和徐爸徐妈正在收拾,从榆树村带回来的东西。
看到她过来,小莫笑道:“姐,我和二哥帮你招了一百零三个人。
是按你的要求招的,大部分都是村里十六到二十一二岁的青年。
有二十来个是结了婚的夫妻,家里都有父母帮衬,也支持他们出去工作。
我和二哥就同意了,把厂里的规矩也和他们说了,大家都没意见,说到厂里一定听话,遵守厂里的规则。”
她夸赞道:“小安,小莫,你们两个做事,姐很放心。”
徐妈徐爸都惊讶的看向她,“小宁,你又开厂了吗?在哪里开的?”
徐宁笑道“爸,妈,深镇不是成立了经济开发区吗?
那边政府在招商引资,我觉得政策挺好,就准备在那边开几个厂。”
第561章 没考虑周全
几个厂?两人惊讶的微张着嘴,他们知道闺女本事大,可这一下就开几个厂,这也太厉害了。
徐爸反应过来,问道:“小宁,深镇离京市这么远,你在那边开厂,谁帮你管理?”
“爸,妈,我已经找好了管理人员,张胜去那边任厂长,魏大军前两天也过去了。
有他们两个帮我看着,不会有问题的。
我还有一年多就毕业,到时候时间自由了,我也会经常过去的。”
徐爸点头说:“笑堂的这些战友都很不错,不要亏待人家。”
“爸,我知道。”
小安和小莫两人在旁边时不时看一眼姐姐,想说些什么,又没有开口。
徐宁看他们欲言又止,觉得很稀奇。
小安就算了,小莫从来都是个厚脸皮,还有什么话是他不好意思开口的?
“有什么话就直说,怎么还扭捏起来了?小莫,这可不像你的作风?”
小莫听姐都这样说了,就坦言道:“姐,是这么回事,菊花大娘家的迎春姐去年离婚了。
她结婚五年就生了一个闺女,她婆家嫌弃她没给家里生儿子,经常让她男人打她。
不光打她,连她生的那个闺女也经常挨打,还不给吃饱饭。
她怕菊花大娘担心,一直都没敢告诉家里。
还是菊花大娘看她好久没回娘家,去看她的时候,碰到她男人拿着扁担抽她们娘俩,才知道闺女和外孙女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日子。
气得回榆树村喊了二十多个汉子,和七八个厉害的老娘们。
把她男人狠狠地揍了一顿,又让迎春姐和她男人离了婚。”
徐宁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迎春姐和她男人离婚后,把闺女也带来了,家里人没人嫌弃她们娘俩,都对他们很好。
但她弟弟马上要相亲啦,家里有个大姑姐还带个拖油瓶在家住着,说出去总归不好听。
迎春姐知道你厂里招工,就去家里问我和二哥,能不能把她招进去。
说不要工资,管她们娘俩吃住就行,还说她会用缝纫机,也会做衣服,什么活都能干。”
说到这里,小莫的声音小了些,看她姐不像生气的样子。
又笑嘻嘻的说:“姐,我和二哥都觉得迎春姐很不错,就替你答应了。
她虽然带着孩子,但那孩子也三岁多了,又很懂事,也不哭不闹,在家里都能帮着干活了。”
徐宁轻叹了口气,这两个弟弟想的还是太简单了,如果是私人作坊,带孩子上班倒也没什么,只要不耽误做事就行。
但她的厂以后是要军事化管理的,如果有个小孩每天跟着在车间里,这样很不利于管理。
以后大家都有样学样,带着孩子去上班,那她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如果同意,那车间里就成了小孩的游乐场,如果不同意,另外的工人就会问,为什么不一视同仁?
她想了想说:“小安,小莫,姐知道你们两个想帮帮迎春姐,但安县那边管理很严,不适合带孩子过去。
你给迎春姐写封信,问她想不想来京市?下个月我准备再开两家服装店,到时候新店还要招几个人。
她孩子已经三岁多了,到时候可以和小丫一起去罐头厂上幼儿园。”
虽然厂里规定是干满两年,厂里工人的小孩才可以在罐头厂免费上幼儿园。
但没满两年也可以上,只是要自己付学费。
如果好好的干,服装店的工资足够她们娘俩开销,还有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