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妈笑道:“林叔,我和小泽都是你看着长大的,在我们心里,你就是我们的亲叔,孩子们给你磕个头,你哪里就受不起了?”
小安小莫跪下后,恭敬的朝他磕了个头,就像对姥姥姥爷一样。
林爷爷红着眼眶把他们扶起来,半响都没说出话。
七爷爷和王爷爷,王奶奶也从前院过来了,陆爸陆妈又给他们做了介绍。
林姥爷握着七爷爷的手,感激的说:“兄弟,老哥谢谢你了,我都听孩子说了,如果没有你,他们不知道要受多大的罪。”
七爷爷笑呵呵的说:“老哥,你言重了,就是没有我拦着,还有村长他们呢。
我们村都是姓陈的,没有那种烂到根上的人,也是他们几个运气好,分到了我们村。”
“是你们村的人心善啊。”
林姥爷可知道那几年发生的事,像他闺女这种有文化,又有海外关系的。
如果没人护着,能不能保住命都不一定,哪还能过的那么舒服?
所以她真的很感激七爷爷,和那个村的百姓,都是好人啊。
陆笑堂和徐宁看大家都起来了,就把火锅店送来的两桌菜摆到堂屋。
几个长辈坐了一桌,徐爸,徐妈陪林舅舅,林舅妈,还有大海和阿生坐一桌。
剩下的年轻人都去了前院,火锅店又送来了一些凉菜,还有两个锅子。
陆笑堂和徐宁带着林思翰林思淼还有四个孩子坐一桌。
小安建民他们几个坐一桌,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午饭。
第559章 见面礼
小安指着张伟对徐宁说:“姐,你猜猜他是谁?”
徐宁仔细的打量了他一眼,也没想起在哪里见过。
她笑道:“我想不起来,应该不是榆树村的,小安,你就别卖关子了,直接告诉我,这个弟弟是谁?”
“姐,你还记得以前经常给我们送信的邮递大叔吗?
张伟就是邮递大叔的儿子,他考上京市的大学了,这次就是过来读书的。”
“啊,那太好啦!在乡下的时候,邮递大叔那么照顾我们。
张伟,你以后学校放假就到这里来玩,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咱们都是东北老乡,有什么事也可以和小安建民他们说,千万不要客气。”
张伟腼腆的说:“我知道了,谢谢姐。”
“都快吃吧,坐了好几天的火车了,下午好好休息。”
几个大小伙子确实饿了,拿着碗筷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吃过午饭,建民他们几个每人拿了一大包衣服,捆在自行车上,回了各自的房子。
他们回家的时候,怕自行车被偷走,都把自行车放在了徐家。
如果是平时,他们几个肯定是要在这里玩一天,吃了晚饭再走。
但今天看家里有客人,他们几个就说好,下个星期再来和徐爸徐妈说话。
张伟跟范思哲回去住了。
他们两个都是城南县的,这段时间接触的比较多,也很能说得来。
徐宁装了几袋鱼干让他们带回去吃,这是她从安县买的。
她拿了两包给建民,“建民,这一包你带回去给大栓婶子,告诉她,我过两天去看她。”
大栓婶子和建华刚到京市的时候,就来了徐家,带了不少的东北特产,还有给牛皮糖做的布鞋。
她和四婶还有村长媳妇,每年都给牛皮糖做很多单鞋和棉鞋。
三个孩子也很喜欢穿她们做的布鞋,穿上可舒服了,脚又不出汗,比买的鞋舒服多了。
建民笑道:“姐,你每天这么忙,就别过去了,我妈反正在家里也没事,等她把孩子送到学校,让她过来找你说话。”
“好,我知道了。”
等他们几个走了,陆笑堂就开车回部队接徐洋去了。
王爷爷和王奶奶,还有七爷爷坐了几天的火车,身体有点吃不消,和林姥姥,林姥爷说了会话,就回屋休息了。
徐安和徐莫在堂屋里陪姥姥姥爷,舅舅舅妈说话。
小莫说起帮榆树村的孩子修学校的事。
“东北每年都下好几场大雪,下了雪要来年春天才化。
学校的土坯房经常被压塌,村里的孩子冬天基本上都是停课状态。
我这两年跟着我姐卖衣服也挣了些钱,就帮他们翻盖了一下学校。
二哥帮学校置办了桌椅,建民和建华哥他们还捐钱帮学校修了一个小图书馆。
等冬天的时候,我们村的孩子就能坐在教室里上课了。”
林姥爷欣慰的看着外孙,乐呵呵的道“小安和小莫都是心里有大爱的孩子。”
小莫被姥爷这样夸奖,不好意思的说:“姥爷,以前我在榆树村下乡的时候。
那里的乡亲们很照顾我的,从来没因为我的身份欺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