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紧紧握着段澜的前半只手掌, 用力到段澜觉得有些疼。但他一直那样死死地抓着,仿佛一放开, 就会和段澜失散于人群之中似的。
风一吹过,吹得段澜手腕上那只李见珩送的小铃铛轻轻地响。
风还吹过李见珩的白色衬衫,向后拂动,留下一点淡淡的茉莉花香。
有路人注意到他们相牵的手, 皱着眉投来惊异的目光。
但段澜终究没有抽出手……
李见珩无所畏惧,他也不觉得害怕。
他们没有再说什么, 直到分别也没有。好像李见珩一生的勇气都用在低头来亲吻段澜的那个瞬间了。他送段澜回校,站在灯下, 只是别开头,蹭了蹭鼻尖, 半晌才憋出一句“回去给我发微信”。
暖黄灯光下, 隐约看见他的脸微微红了。
他们都意识到对方在回避下午的一切。
少年的胸口下,心脏剧烈地跳动, 有什么要呼之欲出, 但谁也没有说破。
睡前, 他看见李见珩的微信页面, 不断地显示“对方正在输入中”。
这个状态持续了很久, 久到段澜因为他要发表什么长篇大论, 但最后, 夜色中,他收到的只有轻轻的两个字:
“晚安。”
却足够温柔。
直到这一刻,他才觉得他漆黑无比的世界有了一点光亮。
有了李见珩带来的光亮,使他坚持着、忍耐着可以熬过这段漫长的岁月。
他想要相信李见珩的话……无条件地相信。
不是为了任何人,仅仅是为了李见珩而已。
他想把一切都交给李见珩。
他难得起得晚,睁眼已经将近七点。手忙脚乱地收拾好一切,看见李见珩半个多小时前就给他发来了微信:“早安。”
顺带连着一句威胁:“以后不准早于这个点起床。”
李见珩每天都给他发微信,谈论的无非是一些琐屑的小事,可是就是这点无趣的事情让他的一天都有期待。
姜霖滔没有多过问那个下午他为什么没去上学。他只是递给段澜一盒硬糖:“不开心的时候吃一点。”他说。
段澜心想,姜老师一定又看穿了他……一定知道他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因为他们的人生轨迹那么相像。
从那天起,潘云燕盯上他。她总是时不时地揪着段澜冷嘲热讽,要他到讲台上做题,并吹毛求疵把任何一点令她不满的“错误”拎出来小题大做。
他面上可以不当一回事,但夜深了,还是要新买两瓶褪黑素放在桌边,以免那些糟糕的想法将他侵袭。只有这件事他没有向李见珩坦白。
港城最后一个炎热的月份终于过去了。
十月的月考结束后,一轮复习也将近完成了一半。习惯奔波的学生终于有时间安定下来,利用自习课坐在教室里查缺补漏。
世界很静,只听见笔尖在纸张上游走的沙沙声、翻书声,和头顶巨大的中央空调的轰鸣。
这样的压抑的寂静被门口一点骚乱打破,段澜就知道应当是出成绩了。
学生们频频地抬头,大胆者直接起身溜向办公室。教室里逐渐躁动起来,四下是议论交谈。
段澜忽然丢下笔,转过手腕。他盯着小臂内侧那条伤疤——他后来把血痂又撕开过一次,因而这道疤很深、很长,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好。那儿依旧有一条长而蜿蜒的深红色血痕,用指甲微微一戳,仿佛还有痛感。
他出神地盯了一会儿,想象着那儿会有血液涌出……就听见门口传来喊叫:“出了出了!贴在走廊口了!”
学生们瞬间起身,朝着大榜蜂拥而去。
那些量化的数字好像是十七八岁的少年人生活中唯一的指标。
数字的大小、排位的前后,就可以决定很多东西。
骚乱只持续了一会儿,就被路过的年级主任镇压——“考的很好吗?不知道这是自习课吗?考好的得意忘形,考差的也跟着凑热闹?”
挨骂的学生灰溜溜地躲回教室。
他走进三班教室,路过一张无人的书桌——桌上的笔帽都未盖紧,不知主人去了哪里。“这是谁?人呢?”
她的同桌举手:“庄妍……好像去洗手间了。”
这次月考,匡曼是全班倒数第一……庄妍则是倒数第二。
段澜抬头看了一眼那张无人的书桌,半晌,冷漠地低下了头。
只有微微一顿的笔尖出卖了他。他写的“生”字那一竖一下冲了出去,最后一笔横就无处安放。他盯着这个错字半晌,才把它划掉。
等他把语文归纳本收起来,刚要掏出物理试卷改错,就听见走廊传来一声巨大的轰鸣。
像是什么东西被人狠狠掼在地上。所有人俱是一愣,都停笔,抬起头了,面面相觑。但这样的对视之中,又带着一点不怀好意的、看热闹般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