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样,她就难以在后院撑下去了,光是现在快要为太子妃的时候,大阿哥后院就涌进这么多满洲贵女,这些人都是在闺房里认识的好友,想要帮扶对方还不容易,甚至于在一方快要失宠的时候,另一人在爷耳边提一提这事,这失宠的事实就不复存在了。
而且,说句不中听的,姑姑根本就不在意爷后院之事,而且现在还怀着孩子,就算她求到姑姑面前,姑姑也有心无力,根本就帮不了她,万一那些妾室一个个都联合起来,专门对付她这个嫡福晋,她说什么都得将这个憋屈受下了。
这放在以往,何其可笑。
“福晋,您是说您想将科尔沁的贵女带进宫?”那奴才还挺讶异孟古青这个想法的,毕竟嫡福晋都还未有孕,没有生下嫡长子就让那些蒙古贵女进宫了,要是那些蒙古贵女生下子嗣,那嫡福晋该怎么办?
“是!”孟古青语气坚定,“与其等爷册封太子下来,与其等那两个太子侧妃进门,我还不如先将这事办好,想来阿玛知道多尔博为太子爷了,我为太子妃了,一定高兴的很。”
而且她阿玛比她还要多思,大阿哥后院就她一个蒙古贵女,阿玛一定担心极了大清下一任皇帝不是蒙古贵女所出,怕是那些满洲贵女生下来的,即便她不提这件事,阿玛也一定备好了人。
“你去准备字笔,我要和阿玛亲自说一说这事。”务必要赶在太子册封礼之后,在两个太子侧妃进门之前。
“是,福晋!”
阿哥所正院的声音响起一段时间,之后归于平静,再也没有声响,只余下字笔划动的轻巧声。
……
太子册封礼讲究的还是个顺其自然、名正言顺。
尽管有前朝的太子册封礼可仿照,但这到底是大清第一次立太子,这头一个做示范的很重要。
礼部的臣子们为此吵得脖子都粗了,从早到晚就是为太子册封一事争得面红耳赤,谁都想自己在太子册封这件事上发挥大作用,而且这头一回立太子之事,可不得有人因此被记在史书上啊,万一这人成了他们礼部中人呢,这都说不定的。
因此越是有人想自己光宗耀祖,就越是有人争。
多尔博只在礼部走过一回就不敢再去那儿了。
呵,他一走过去,就有礼部的臣子像是猫看见老鼠似的,双眼都发光了。
是的,是双眼都发光了,多尔博光是看着就十分不愿靠近了,那些礼部的臣子一看到他就抓住他,一抓住他,就恨不得将他弄到自己跟前,从早到晚灌输自己的理念,说是太子册封礼应该这样举行,而非那样。
他自从被抓到过一次以后,就对这事抗拒之极!
好在由于太子册封礼的时间过紧,那些礼部的臣子没有时间争这争那了,都想着自己将差事办好。
多尔博总算松了一口气,出宫时难得洋洋洒洒到街道上给皇额娘选她喜欢的礼物,还想着皇额娘肚子里即将要出生的弟弟妹妹是什么样子。
如果是妹妹的话,一定像皇额娘一样好,如果是弟弟的话,那他这个哥哥可得好好做榜样了,争取让弟弟成为朝廷上第二个有好风评的皇子!就像他本人一样!
多尔博一边想着一边将礼物给挑好了,紧接着在回宫时汗阿玛下达的赐婚圣旨也终于到了赫舍里氏和叶赫纳喇氏府上,多尔博松了一口气,接下来他后院应该不会被塞进太多人了吧,他真的消受不了。
固然有男子是享受被人三妻四妾簇拥着的滋味,但那不包括他,让他面对那些妻妾,他还不如整日整夜处理那些差事,朝廷之事何其繁多,光是各地方传上来的杂事都能将他给淹没了,他又正值男儿精气神最好的时候,哪有时间在后院溜达,他都恨不得将所有心神都消耗在朝廷差事上了。
就算溜达,他也只想看看自己女儿,他的大女儿哪是后院那些妻妾能一较高下的。
将江山治理好才是他的本心,他不想江山上再出现那些受苦的百姓了——
这样想的他,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嫡福晋在不知不觉中背刺他了,并在那之后,他岳父还亲自将孟古青的侄女、姐妹给送进京师,美名其曰:满蒙联姻为大清国策!
……
同一时刻,赫舍里氏和叶赫纳喇氏府上都接到皇上的赐婚圣旨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太子子爱新觉罗多尔博人品贵重,行孝有嘉,文武并重。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品貌端庄,恭谨端敏,故朕下旨钦定为朕之太子侧妃,择吉日大婚,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太子子爱新觉罗多尔博……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太子太保苏克萨哈之女叶赫纳喇氏,克娴内则,秀外慧中,故朕下旨钦定为朕之太子侧妃,择吉日大婚,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