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前来参赛的既有本科组,又有专科组。
安亦瑶发现本科组抽取题目的编号是A、B组,而专科则是C、D组。
参赛的队伍从中任选一道题目。
安亦瑶发现在选题过程中,很多学生都神情凝重。
对于这种大赛来说,选择一个自己有把握的题目很重要。
大部分学生花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选题,然后开始构思,捋顺思路。
对这一点安亦瑶倒是深有体会,她在平时做一件事情时都会率先在心中捋直思路,如果思路捋顺了,那接下来的事情能事半功倍。
而在这样的比赛中,学员们最珍惜的应该是时间。
能不浪费就不浪费。
第二天的比赛是在上午八点集合的。
今天的主要工作是查找文献,准备论文模板,编写程序。
因为数据建模大赛参赛队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每三个人为一个队伍。
这段时间允许参赛成员们查找文献资料,但不允许和导师或者网络上的人交谈,寻找思路。
因为她被安排在室内,所以安亦瑶很明显感觉到今天的气氛沉重了很多。
参赛的成员大部分都表情严肃,神情紧绷。
有的三人组合作的非常默契,在解决了某一个问题之后脸上也会露出浅淡的笑容。
但有的人中途也会状况百出,如果查不到想要的资料表情明显会变得很着急。
在这几天的比赛中,查找文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建模不是闭门造车,要善于开发新思路,能让评委眼前一亮,有继续点评的兴趣。
就连安亦瑶都感觉到了紧张。
第而天的气氛是最沉重的。
她以为第二天是所有人压力最大的时候,因为第三天已经基本要开始收尾了。
没成想第三天才是状况百出的时候。
有很多人前两天完成的非常好,论文也已经做的七七八八。
也有的人还在第一问第二问纠结。
安亦瑶甚至发现还有几个参赛队伍,第三天了重新开始选题。
这花样百出的状况让安亦瑶有些看傻眼,心里默默地整理着流程以及该注意的事项。
要是自己明年参赛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不能再犯。
时间眨眼间就来到了第三天。
因为前两天大部分都是参赛成员们的流程出了问题,个人没出问题。
这也让安亦瑶能安心的观察比赛流程,总结经验。
在第四天的时候参赛成员们都在完善第三问,完善程序,修改论文,然后提交。
值得一提的是安亦瑶发现有大部分参赛队伍都是提前半小时左右提交论文。
而且在提交前还要研究一下提交流程,这一点安亦瑶倒是比较理解。
因为如果步骤出错导致没提交成功,那就白干了三天。
她平日里考试哪怕再有把握交卷前也会检查一遍,防止出错导致考试白考。
“语兰,我发现要参加数学建模大赛,选择诚实可靠的队友非常重要。”
从赛场出来,安亦瑶忍不住感叹道。
“我也发现了。”宁语兰深有同感。因为志愿者人数有限,所以她这次被分配在了另一个方向,两人只有在吃饭或晚上休息的时候才能见面。
“我那边有一组参赛队伍,三个人每个人都很厉害,但是配合感非常差。”
宁语兰想到那个场面都替负责他们这一队的导师脑壳疼。
“正是因为三个人的个人能力都很优秀,也导致他们心高气傲,谁也不服谁。
你知道吗?都第三天了,一大早上过来竟然说要重新选题。”
宁语兰一个平日里从不碎嘴的女孩子都忍不住吐槽:“我真的是无语了,也不看看是什么时候,还在纠结个人在团队中的地位。”
“原来你那边也有这样的人啊!”安亦瑶惊讶,“我这边也有,我觉得有那么一两个就已经很多了,现在看来还不少。”
“可不是。”宁语兰揉揉额头,“光我那边就有三个,一个专科组,两个本科组。”
“我这边好一些,只有两组。”安亦瑶笑道。
宁语兰摇头:“反正我们明年参赛的时候可不能这样,剩下一个队友,一定要找合得来的,不然我宁愿不参加。”
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要么不去参赛,要么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即便最后不能拿到非常好的名次,但过程一定要完美,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如果因为队友的不配合导致比赛的失败,宁语兰觉得自己得呕死。
安亦瑶耸耸肩:“Metoo。”
因为后面的评奖事项就轮不到安亦瑶她们参与,所以在比赛一结束两人就踏上了回学校的车。
不得不说这次的志愿者之行的确让她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