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婶,这,这怎么可以,太多了。”
“多什么啊,你大嫂当初做月子就是这么吃的,你也一样,二婶我啊,那是一碗水端平,谁能说不好?”
是,大嫂当初是你伺候月子的,也是这么迟的,可在镇子上的大杂院和这里能一样?院子里都是多少年的老邻居了,本就偏着他们些,再加上那些人家多半都有乡下亲戚,想吃,也容易弄,可这里呢?这可是省城,多是吃供应粮的,吃肉都恰着票来,黑市想买上点都怕人举报,这么吃太打眼了。
“不然呢,你这月子怎么办?”
“我准备了红糖,还有麦乳精,另外还有一罐子奶粉,这个都能补充营养。”
吃这个?红糖就算了,红糖鸡蛋确实不错,可奶粉?麦乳精?这个留着以后给孩子吃多好,坐月子?太浪费了。
二婶看着沈冬挤眉弄眼的样子,多少也明白她是怎么意思了。
没好气的拍了沈冬一下,然后想了想,低声说到:
“我让你二叔杀好了送来,到时候咱们关上门偷着吃,这总行了吧?人家问,那就说一只鸡分成几次吃,熬了汤下面条,只要没明着来,别人就是想多嘴,也寻不到借口。”
你要这么说,那也行吧,谁不想多吃点好的呢是吧。
不过这么多鸡……
“乡下不是不让养这么多鸡嘛,二婶,你这……”
“从知道你有了开始,我就去抓了小鸡,放到周围各家去养了,说是每家只能养三只,一家多塞一只小鸡,谁能看出来?再说了,咱们这是特殊情况,村子里都是自家人,谁又会多嘴?就这么足足多了十只。放心,别说是你的了,就是大山媳妇哪儿的,都有了。”
二婶这一碗水真不是一般的平,这是将沈冬他们几个和自己生的一般的对待着呢。
“二婶,谢谢你。”
“谢什么?自家人,说两家话那就生分了,当初你们几个帮着大山的时候,可有要过人情?那些送出去的好东西可收过我的钱?行了,赶紧睡,家里有我呢。”
是啊,有二婶呢,有这么一个长辈在家,帮着她坐月子,别说是沈冬了,就是杨灿都感激安心起来。
一直没说话的章天爱看着沈冬终于安生的躺下了,也终于能上来插话了,从包裹里拿出一叠的尿戒子,一层层的整理着说道:
“小衣服什么的,我都弄好了,都是浆洗干净,最柔软的。你侄子的东西给你儿子用,你可别嫌弃。”
“这有什么嫌弃的?不用他的,我还得问别人讨呢。对了,孩子呢?不是一起带来了吗?”
“刚才跟着你哥出去了,呵呵,那不也是个男的嘛,人家可注意了。”
啊?才几岁啊,就注意上男女了?
一屋子女人都笑起来了。
笑着笑着,沈双有些痞赖的坐到了床上,不顾二婶的叮嘱,逗起了躺在床上的奶娃,自家外甥,那是越看越觉得可爱,越看越觉得自己没看错,转头问沈冬:
“姐,这孩子的鼻子,我怎么看着和大哥一个样啊。外甥似舅,这可真是福气像。”
嗯?有吗?一众女人瞬间开始了各种端详,想找出各种她们认为的相像来。
杨灿就是在这样的议论中走进屋子的,听着里头热闹的声音,已经咧到耳根的嘴角再次扩大了范围。
真是热闹啊,这样的气氛真好。
作者有话说:
第104章 众人现状
沈冬生孩子的时机刚刚好, 正是乡下农闲的时候,所以二婶他们能全家出动的来,对于已经上班的沈夏几个来说,这日子也妥当, 因为孩子生在周五, 他们请上一天的假, 就能在省城带到周日再回去,好好享受一番家人难得的团聚。
随着大家都长大工作, 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弟姐妹们渐渐地也开始疏远了, 很多生活工作中的事儿,若非聚到一起, 闲话出来, 谁又能知道呢?就像是这会儿, 沈单和沈双的婚姻大事儿,沈冬就是第一次知道。
“老三居然看上了正房李叔的侄女?我记得李叔他兄弟好像是在县城的国营饭店当厨子的吧, 他家的闺女会愿意嫁到镇子上?”
虽然电力局这样的地方,男多女少是常态, 可沈冬是真没想到,自家老三居然还学会了挖掘一下邻居家的亲戚网!这找媳妇的本事是不是太大了点?
二婶可不觉得这是沈单的本事, 或者说下意识的忽视了这一点,只冲着巧合上去宣传了, 毕竟这样听起来更好听些对吧。这年头没有长辈亲朋帮忙介绍, 没有媒人从中撮合,自己找对象……再讲究自由恋爱,也免不得被一些保守的老派人鄙夷几声轻浮。
“那不是巧了吗, 那孩子和老三他们一般大, 读书也挺好, 可惜她家条件虽然还行,可有些重男轻女,为了让她弟留城里,初中毕业就下了乡。好在她家老子手艺好,国营饭店也算能接触到一点子人脉,所以想着法给她争取了一个招工回城的机会,只是这回县城是不成了,只能塞到大山他们那个筑路队的食堂里。不过不管怎么说,比乡下总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