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军家因为他爸是厨子的缘故,属于院子里最不缺嘴的人家,可即使这样,也不能说家里粮食一定够吃,更不要说福利院了,想想都觉得他们难的很。
“也是,那边的孩子虽然都有定额,可半大的孩子吃起来,定额哪里够用,我家每个月就要另外在黑市买上十来斤,再去乡下亲戚家换上二十斤白薯才够吃。”
刘二柱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的事儿那是月月都要经历一回,说起这个,他这样的小年轻都觉得日子艰难。
“呵呵,哪家不是这样?就是盛大哥这样的都不够。”
这个是沈夏真知道,因为他亲眼见盛德子买黑价粮都不是一次两次了。
“要是这样,那咱们,咱们是不是也帮一帮?”
“怎么帮?咱们自己都穷的要死,肚子永远都填不饱呢。总不能拿家里的给出去吧!”
是啊,这时候哪家过得宽裕呢?都差不多。
别人家差不多,沈家绝对有的多,听到伙伴们这么说的沈夏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看沈冬。
这都什么眼神?想当好人?好人是可以当,可问题是你怎么给出东西的来处?谨慎啊,大哥,你可别一时热血上头,给自家找麻烦。
沈冬的小白眼翻得十分勤快,顺利的将自己的意思传递到了沈夏这里,不过这并不能阻止沈夏心下的柔软。
孤儿啊,他们兄弟姐妹几个难道不是孤儿?比那些孩子幸运的是,他们成为孤儿的时候,他已经能接班养家了,乡下还有二叔能时不时照顾一二。不然怕是比那些孩子更惨。
“我二叔乡下那里别的不行,寻点鸡蛋还是能得,下次我托人带鸡蛋的时候,问问能不能多弄几个吧,到时候送过去,哪怕是整个鸡蛋羹给孩子们分分吃呢,好歹也能多点营养。”
“大夏你要这么说,那咱们好像也并不是一无所有了,呵呵,我别的不成,弹弓打鸟水平还是可以的,最多下次我少吃点,省下几个来,送过去给他们炖个汤,这也算是有荤腥了吧。”
“我听说福利院会组织孩子们糊纸盒,多挣点钱贴补粮食缺口,要不我帮他们想法子换点白薯什么的?这个便宜,换了也能多吃几口。”
沈冬对着沈夏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你想帮人,大可等着伙伴们离开后,像是老张爷爷一样,偷摸着帮衬,可因为他忍不住秃噜了一嘴,看看,看看,连带着朋友也给拖下水了吧,咱们家不缺吃的,可他们呢?你忍心看着他们为了做好事儿自己饿肚子?
沈夏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秃噜的不合适了?可这会儿再想咽回去已经晚了,懊恼之下唯一能补救的就是。
“这事儿到底也算是超出了咱们的能力范围,这样,咱们定个时间好了,一个月凑一次,这样咱们负担不重,也能多坚持些日子。”
这个很可以,刚才豪气义气的说完自己的想法立马就意识到了不对,只是年轻人爱面子,不好马上反悔罢了,这会儿有这么一个台阶,点头点的飞快。
“对对对,这可以。对了,那老张爷爷这里……咱们依然装不知道?”
“那一定的,对了,以后家里有好吃的,也给老张爷爷送点吧,他的肉票,钱都往福利院贴,就他那点收入,平日怕是过得挺艰难。”
“行,那就这么办。”
三人小分队定下了章程,勾肩搭背的开始往外走。沈冬一边收拾桌子,一边撇着眼睛看,看着看着,突然就笑了起来。
虽然说,这几个办事儿颇有些顾前不顾后,可这份心真是没的说。嗯,或许她也该多帮衬帮衬?免得做好事儿没几天,就让大人发现了去?然后挨上一顿训?
“二姐,二姐,以后咱们家不吃鸡蛋羹了?”
沈冬脑子正琢磨事儿呢,躲在北屋里同样偷听了全程的三单和四双这会儿也窜了出来,一脸我有小烦恼的皱着眉头,拉着沈冬的衣角,迟疑着问着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那纠结的小表情,怎么看怎么可爱。
“放心,最多就是少吃一二顿。”
本想说妨碍不到你们,可一想这两个的年纪,生怕他们一个不防备透露出去消息,沈冬索性给了这么一个含糊的说辞。可谁想,因为这个说辞,倒是一下让这两个小的说出了一段懂事的话来。
“我们少吃点都觉得好难,他们一直没得吃,怕是更难,二姐,要不我们多省几顿好了,省……三顿?对,一个月省下三顿,给他们吧。”
平日因为怕显眼,家里做鸡蛋羹一个礼拜也就两顿,这一送送出去小半个月的份额,这两个孩子……
“好,二姐听你们的,就给三顿的量,我们三单四双如今真是大了,懂事儿了,还特别的善良有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