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鉴定结果今天一大早就送过来了,她要回家了。
顾隽转头,腆着脸看向施莲舟,他爱凑热闹,正想去看看。
施莲舟拧着眉,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搁在车窗边,看顾隽这副模样,眉头皱的更深,冷冷的道:“早去早回,还要赶飞机。”
“得嘞!”
顾隽咧嘴一笑,开门下车,往卤肉摊子跑去。
施南珠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一语不发的施莲舟,小嘴绷紧,她真是害怕和小叔叔相处,也不知道他怎么会是这么个性子,一点儿都没有顾叔叔温柔。
顾隽脸皮厚,也不顾及旁人的想法,挤进摊子最前面。
他一眼就看到了姜栀,心头不由吆喝了一声,这不是巧了吗?
“姜同志,你卖的这是啥?”
姜栀一挑眉,这回不用他说,她都觉得和顾隽是挺有缘分的。
她掂了掂勺子,笑着道:“卤肉,要吗?适合长途时食用。”
昨晚就知道他们今天会离开大名镇,以后说不准都不会再见了,所以最后宰一波富家子弟她是毫无愧疚之心的。
顾隽也没辜负姜栀,财大气粗道:“卤肉?行啊,你把剩下的都给我包圆了吧。”
姜栀诧异了一下,随后看向人群:“各位也听到了,真是不好意思,今天的生意就到这里吧,剩下的卤肉这位客人都要了。我明天还会来,还在这个位置,照旧三斤送半斤。”
人群中想买卤肉的人没买到,心情不好,却也不敢开口骂顾隽,这人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他们只能暗道一声晦气,顺着人流走了。
顾隽可不管那么多,他正好奇地看着不锈钢桶里剩下的卤肉。
姜栀把肉全部打包,称重,说道:“还有三斤半猪蹄,一斤猪尾巴和两斤猪耳朵,一共是十九块钱,最后还剩下点鸭掌,都给你了。”
她生意不错,就算顾隽不来,也会很快卖完的。
顾隽闻着这股香气,心情不错,从钱夹里掏出两张大团结:“行,那我就不和姜同志客气了,这钱给你,不用找了,一个女人家也怪辛苦的。”
姜栀目光落在大团结上,也没客气,很坦然的收下了。
她正缺钱,而且谁会嫌钱少?
顾隽拿着沉甸甸的牛皮纸袋,与姜栀道别:“姜同志,我们今天就走了,有缘再见。”
姜栀笑眯眯地道:“行,有缘再见。”
最好不见。
她不想走小说里原主的老路,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主角团。
她就算以后真去上京城,也肯定是去囤房的。
姜栀目送顾隽离开,看着街角的车子驶离,心彻底松懈下来。
第40章 老三柱子在哪里
这时,姜长兴凑过来看了看不锈钢桶,语气古怪道:“这么快就卖完了?”
姜栀没回答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递过去,说道:“长兴哥去吃碗面吧,我还有些东西要买,你吃完就在这等我就行。”
姜长兴高兴的接过钱,看着姜栀离开。
他当然不会花几毛钱去吃一碗面,只在供销社门口买了两个芝麻大饼,一个三分钱,用料足,上面还撒满了芝麻,咀嚼起来满口喷香,就是有点儿干。
姜栀离开后,数了数身上的钱和票。
她这算是没本钱的生意,今天一共赚了143.5元,外加十一斤肉票。
这年头,一百多块钱都够买一辆自行车了。
姜栀心头满意,脚步不停的往县图书室去了,她和付东升的联系方式很有限,她也只能到这里来找人,或许可以问问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什么地方。
图书室,只有刘弯子在。
刘弯子现在很敬佩姜栀,一看到她就站起来,热情道:“姜同志来了。”
姜栀颔首:“你好弯子同志,我想问问付编辑有没有给我留什么消息?”
刘弯子笑着道:“付编辑昨天等了你一天,今天早上也来了,不过有事要忙又早早回了,说你要是来了就去出版社寻他,听说是有你儿子的消息了。”
话落,姜栀察觉心脏怦怦狂跳起来。
她从知道原主卖儿换粮的消息后,就无时无刻不想着把孩子们找回来,可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连吃饱都是个问题,又怎么找人?
现在好了,她终于离找到孩子更近了一步!
姜栀也没多停留,询问了出版社的方向位置,就匆匆离开了。
刘弯子看着她的背影,挠了挠头。
……
姜栀走得很快,一路不停,约莫二十分钟后来到了出版社。
她顾不得细细打量,进门就问:“请问付编辑在哪儿?麻烦帮我找一下人,就说是姜栀来找他。”
同在出版社工作的人见姜栀满脸急切,也不敢耽搁,赶忙跑去通知付东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