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她力所能及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老板听到客人想要买下全部犀皮漆器,顿时吓了一跳。
要知道,犀皮漆器的制作周期漫长,而且对技艺水平的要求也十分高,售价自然比起别的手工艺品贵价许多,若是全部买下,可是好大一笔钱呢。
老板怕客人不知道犀皮漆器的定价,连忙将价格仔细介绍一遍。
周慕贞听到价格后觉得还行,虽然价格有些高,但也没高到离谱,当场便将账单结清。
老板还是第一次做成这么一大单生意,捧着账单昏头晕脑之际询问客人缘由,在得知她是想尽一份支持传统物质文化的心后很是感动,当场便将店里的镇店之宝赠送给周慕贞,以此作为谢礼,感谢她的支持。
而这套镇店之宝便是一整套犀皮漆茶具。
老板说,这套茶具是店里的非卖品,是她已故的父亲亲手制作,原本是想着放在店里只做展览。
但今天遇到了她,也算是一场缘分,便赠予她。
周慕贞很是感动,收下后跟老板添加上联系方式,承诺自己为帮她推广宣传。
老板闻言也非常感激。
后来,两人时常会联系,周慕贞每当需要赠送客户礼物,还有赵骁公司那边的礼赠,她全都换成犀皮漆器,而客户那边反馈也是很好,表示很喜欢。
周慕贞决定将这套犀皮漆器茶具送给楚老以作寿礼。
楚教授是文人雅客,对于这样的一份礼物应当会喜欢。
周慕贞本想邮寄过去,但是又怕茶具在路上会碰撞损坏,便让公司里一位做事认真细致的员工人肉空运过去。
不过半天功夫,赵咏珊便在学校门口接收到妈妈准备的贺礼,然后她顺便送回了公寓那边。
随着寿宴的临近,赵咏珊又收到了一份礼物,是陈逸秋专门送来的。
陈逸秋说,这份寿礼是晏辞庚亲自精心准备的。准备了很久,他因为不能亲自陪同她一起去向楚教授贺寿,心有歉疚,所以也特地为她准备了一份礼物。
赵咏珊听到后,感动不已。
她没想到晏辞庚竟这般体贴,且细致入微。
她都没跟他说过老师寿辰是什么时候,没想到他竟然知晓还准备了寿礼,实在是有心了。
赵咏珊拿着晏辞庚回了寝室后,将礼物打开,里面放了两个礼盒还有一张便签。
她将礼盒放在桌子上,捡起便签来看。
巴掌大的便签纸,上面写满文字。
字迹是瘦金体,运笔处飘忽快捷,笔迹瘦劲,瘦直挺拔,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藏锋尽显。
他的字同他的人一样,刚毅如竹。
赵咏珊目光柔软,唇畔含笑,酒窝酿蜜。
晏辞庚在纸上说,盒子里面装的是桐烟徽墨,他特意寻来作为寿礼送给楚教授,万望他能够喜欢。
同时,他也为她寻来一块,希望每逢练字之际,能够多念上他一分,他不贪心,只想要那一秒钟时间便已足够。
赵咏珊看完后,脸上热意翻涌,耳根红透,嘴角的笑意越来越灿烂。
她静静凝望着便签纸上的内容后许久,这次才将目光转移到礼盒上。
赵咏珊打开礼盒,里面装了一个绿檀木的盒子,约莫七寸长短,正正方方的木盒子,盒身表面是花雕镂刻纹样,十分精致古朴。
她属实没想到晏辞庚竟然会寻到两块桐烟徽墨,心中升起些许惊讶。
她对墨条也算是有些了解,也知道桐烟徽墨在市面上一直是有价无市的存在,它还有诸多美谈,例如“千年不褪色,落笔闻墨香”、“一两徽墨一两金”等等。
与黄金同价的桐烟徽墨,在市面上一向是珍品的存在,更有甚至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
这种墨条,向来是买一块便少一块。桐烟徽墨价值昂贵,数量又稀少,与它的制作工艺还有配方考究息息相关。
它一直是古代众多文人墨客钟爱的“奢侈品”,而至于现代,其收藏价值远超于书写价值。
说起来以前年纪小,赵咏珊好奇心还挺重,喜欢捣鼓画画颜料还有文房四宝,每一项东西她都特地仔细研究过。
记得那会为了画画的颜料,她经常拉着爸爸妈妈去郊区山上捡矿物颜料石,运气好的时候,她能捡到一兜子,然后自己再一点点一遍遍粉碎研磨分级精制成能够作画的矿物颜料,供自己使用。
第374章 桐烟徽墨
墨锭自然也是仔细研究过的,为此她还在爸爸的帮助下,找了好多制作徽墨的纪录片来看,那时她才知道制作徽墨过程有多复杂。
而上等的徽墨更是工序严苛,用材珍贵。
桐烟徽墨作为徽墨中的珍品,不论是原材料选取,亦或是工序技艺,无一不顶尖,更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