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用的是浆糊。胶带也是要买的,宁家又不是钱多,宁母可不愿意花这个冤枉钱,就自己家里熬了浆糊。宁父一边看儿子贴春联,一边还考两个孙子。或让他们读春联,或问他们春联里的典故。两个孩子在学校里也学了不少东西,回家也看书。但毕竟还小,不知道的居多。宁父也不生气,而是一点点的,仔细的跟他们说。
他们爷孙一派和谐,厨房里却是忙的热火朝天。大冷天的,三个女人都愣生生的忙出了一头汗。
乔莺莺不会做菜,就被宁母分配去院子里洗菜摘菜去了。谢兰兰和宁母两个人则绕着灶台忙活。
宁母已经定下了今天的菜,荤菜有四个。分猪肉留下来的五花肉今天烧一半,加几颗大白菜和粉丝,能烧出满满一大锅。老母鸡再肥,一半也没有多少了。太少了就不好看,宁母剥了十几个板栗放进去,又好吃又好看。这板栗是谢兰兰从娘家带来的,谢家有一颗板栗树。每到秋天能结不少板栗,谢兰兰回娘家,高春华给她塞了满满一篮子。还有一道宁家人老少都爱吃的豆腐皮圆子。这道就是分猪宴上谢兰兰做的那道,还是一样的白干加肉馅儿。包在豆腐皮里面,放饭锅上一蒸,鲜香美味。再就是每年都必须要有的元宝鱼了。这元宝鱼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看的。只是象征着年年有余的好彩头而已,没人会动筷子。但是这年头肉珍贵,所以一般过了初三吃。
然后就是素菜,冬天能吃的菜也少。一盘炒海带,一盘炒青菜,再来一盘青椒土豆,一盆烧萝卜,就是所有的素菜了。
看着总共只有八个菜,可在整个小杨村,都不一定有比这吃的更好的了。要说有,那也就是村长家了。
两口锅,要做这么多菜实在是不容易。现在天冷,菜放的时间长了又容易冷。还要腾出一口锅煮饭,宁母和谢兰兰两个人都忙的手忙脚乱的。最后还是先烧的鸡和板栗,这个要烧的时间长。最后盛出来只能放进饭锅里蒸的,不然凉了就不好吃了。
等到饭煮上,只剩下一口锅做菜的时候,谢兰兰就让宁母出去歇着了。反正接下来只能一手一脚的干了,要那么多人也没用。
宁母也没推辞,转身就出去了。但她还是不能歇着,整个家里都要打扫打扫。不然明天人家来上门拜年,家里脏兮兮的可不好看。虽说之间除尘了,可这地啊,一天不扫都是脏。
空气里慢慢的弥漫起了饭菜的香味,村子里也已经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爆竹声,这是有的人家已经开始吃年夜饭了。
说是年夜饭,其实大多都等不到晚上吃,一般都是下午就吃了。早上吃过了就开始准备,因为丰盛,一般下午才能做好。然后吃了也就下午三四点,晚上也不用吃了。
第54章 :过年
吃过了丰盛的年夜饭,就到了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了——发压岁钱。
这年头的孩子很少有零花钱,因为穷,压岁钱也很少,一般人家都是几分钱,最多一毛,只是个象征。但同样的,因为很少,大人们很少会在意他们的零花钱到底怎么花,也不会再把他们的压岁钱收回。
小禾苗儿年纪小,还不太懂,只是眨着眼睛跟在哥哥们身后。好奇的看着明棋哥哥一脸兴奋期待的样子,再看哥哥,和平常好像也没什么差别。
宁明睿低头看了一眼妹妹,拉住了她的手。小姑娘的手肥嘟嘟的,又小又软,捏着像云朵一样。他脸上神情没什么变化,实际上却对着妹妹的手爱不释手,甚至觉得捏妹妹的小肥手比发压岁钱有趣多了。
宁母看着在眼前排排站的三个孙子孙女,两个男孩都长得眉清目秀,孙女也白白胖胖的看着就让人喜欢,笑的嘴都合不拢。
她从口袋里掏出三个红纸包着的一毛钱,一人发了一个。然后是宁长平夫妻,他们同样一人发了一毛钱。谢兰兰也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放到三个孩子手里。
这样一来,每个孩子手里就有了三毛钱。三毛钱不多,但在这个年头的孩子手里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谢兰兰看着三个孩子不同的表情,猜测着他们的钱会怎么花。
睿睿肯定会存起来,明棋估计会找机会让他爸给他带点小玩意儿。小禾苗儿嘛,谢兰兰看着她懵懵懂懂的样子,偷偷一笑,她连钱是什么都还不太清楚呢,当然更不知道怎么花了。
等到吃过饭收拾好,外面也热闹起来了。这年头玩乐的东西很少,但过年肯定是与众不同的。前几天村头就有人耍杂耍了,不过那些都是看惯了的,今天大年三十,会有个不一样的好玩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