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79年春天,周杨被调去南方出差,好在家里还有二老照顾孩子。
而袁小圆现在也开始逐渐的动笔,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了。
她预备创作一篇短篇小说,她依旧以儿童的视角展开故事,不过却不是儿童文学了,而是现实主义。
主角是一个叫做刚刚的小男孩儿,故事开始时他只有八岁,对于是非对错还没有判断能力。
刚刚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他的爸爸是动物园的饲养员,因此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动物园,刚刚是一个想象力特别丰富的孩子,许许多多的的动物成了他幻想的素材,在他的脑海里,隔壁胖胖的王奶奶经常幻化成一头哼哼直叫唤的猪,小伙伴巧巧经常以一只花孔雀的形象出现。
而当那一切到来的时候,他眼中的动物开始出现变化,原来老母猪也会变成狐狸,花孔雀竟然会变成小母鸡。
故事的初稿完成之后她拿给孙老师看,孙老师看过之后,久久不语,最后悠长的叹息一声道:“荒诞且直刺人的内心,想象瑰丽,满纸荒唐,令人读之心寒。”
说完后,他拿起稿子道:“跟我走。”
袁小圆不明所以,等到到了地方的时候,她才知道原来老师要带自己来的竟然是季老的家里。
“季老,这里有一篇文,您给看看。”孙老师热切的说道。
季老正在看书,闻言道:“你再晚来一会这红烧肉就上桌了,真讨厌。”
说着他看了一眼袁小圆,道:“我记的这个长得最好看的,你的学生?”
“这就是她写的。”孙老师恭敬的将稿子奉上,季老接过来径直读了起来,孙老师低声道:“坐下吧,自己要喝水就自己倒。”
第387章 热议
季老读完之后闭上了眼睛,似乎是睡着了,孙老师示意她不要打扰到季老。
过了片刻,季老睁开眼睛,微微的吐出一口气,然后看着孙老师笑着问道:“志明,你怎么看你这位学生的文章啊?”
孙老师说道:“想象瑰丽,荒诞又现实,读之令人生寒,颇有几分百年孤独的味道啊。”
季老指着他笑道:“你也太偏爱你的这位学生了,不过,倒也不算太过于夸张。”
季老说着放下稿子看向袁小圆道:“你能在这 个年纪写出这样的文章真是不错,依我看,当下的文学界,首推伤痕和你的这一篇,发表出去的话,引起的反响恐怕不低于伤痕啊。”
袁小圆十分的惊讶,甚至说陷入到了狂喜之中,“您、您真的觉得我写的好?”
自己这是得到了大佬的认可?!
“我可从来不说假话,你知道我最喜欢你这篇文章什么吗?”
季老身子向这边微微的倾斜过来问道。
袁小圆不解的摇头,季老说道:“现在发表的那些文章,只有深刻了,没有趣味,到底是在文章中找内涵,还是直接给内涵套了个壳子啊 ,若是只要内涵,何不直接读报纸呢?你这个很好,读来很有趣味嘛,小孩子的世界多天真啊,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动物,有时候一个人是猪,有时候一个是是老虎,但是又都会改变,给孩子留下了童真和美好,又饶有趣味。”
有了季老的肯定,袁小圆信心满满的将稿子寄出。
这一次她没有用圆周率的笔名,以后大概率也不会再用了。
就让圆周率这个名字慢慢的淡忘在人们的记忆中吧。
她给自己取名叫做回溯,一是取回溯本源之意,二是指她的人生从二十一世纪回溯到了过去。
这个名字乍一听像是个男作者,袁小圆也并不在意。
袁小圆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会这么快的发表,并且还登上了十分权威的文汇报的主版面。
然而她更加意料不到的是,自己的作品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对于她的作品是充满着争议的,有人说她借用孩子的视角,以动物的形象来暗示人物的变化,是在避重就轻,是为了保留孩子的美好而美好,而这种带有趣味的语言和文字更是对过去痛苦的淡化,这群人总是主张使用手术刀一般的文字剖开血淋淋的肌肉给大家看。
而另一批则成为了她作品的粉丝,他们认为袁小圆的这篇《动物》不仅在写作形式和风格上独树一帜,而且在思想内涵和批判性上不输其他作品,甚至可以说是最近文学界出现的最好的作品。
而更多的人是在好奇回溯这个作者到底是谁,每天都有无数份的信件如同雪花一般从全国各地飞向文汇报报社。
报社的人将信件用麻袋装着给袁小圆送来,袁小圆看着眼前的两个大麻袋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