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现在换了新环境,怕他们不适应。
一家人站在大门口,袁小圆回头望了一眼自家的大门眼前一亮,说道:“周杨咱们家相机呢,咱们就站在大门口拍张照吧!这多有纪念意义啊!”
周杨立刻说道:“你等着,我去拿!”
周杨拿出了家里的徕卡相机,将胶卷放进去,然后递给隔壁的王叔说道:“王叔,麻烦您给我们全家拍张照。”
“这东西可稀罕呢!”王叔摆弄着手里的莱卡相机,啧啧称奇说道,“还是你小子会玩!真行,去了东北这么多年,还是没忘咱们四九城老爷们的习惯。”
“您就摁这儿一摁就把我们拍进去了。”周杨手把手教他拍照。
一家四口站在门前,袁小圆和周杨在两侧两个女儿站在中间,笑得温馨又灿烂。
这温馨的笑容就定格在了此刻,成为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在大门口照了几张,又进了院子里,应两个小家伙的要求,在那棵又酸又涩的樱桃树下面照了一张照片。
王叔一边拍照一边笑道:“就你家这棵樱桃树啊,这些年不知道骗了多少孩子,就咱们这附近的孩子都知道你们家这樱桃不能吃,可远处的孩子他不知道啊,一到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是成群结伴到咱们这儿来偷樱桃,咱也不拦着,就看着他吃,嘿!那一个个酸的直拍大腿啊!”
因为现在公婆不在家,所以袁小圆和周杨住了上房,两个孩子住在东厢房,西厢房跟以前一样,主要放一些杂物。
之前因为妈妈在医院住院,所以两个孩子也没有心情看自己的新房子,现在有时间,有心情了,两个孩子前前后后的跑了好几趟,大聪明边跑边欢呼雀跃着:“妈妈妈妈,我们的新家好大呀!”
“妈妈,我们家的房子好大好大呀,我们把姥姥姥爷也接来吧!”
小机灵也开心的说着,一边说还一边做了一个大大的手势。
“好呀,等我们都安顿好了,就给姥姥姥爷写信,顺便把我们今天拍的照片也给他们寄过去,接他们来住一段时间好不好?”袁小圆笑着问道。
“太好啦,太好啦!”
正屋的西侧间是厨房,袁小圆进去一看,粮油菜都已经备齐了,不用想,就知道是周杨做的。
周杨跟进来说道:“你先去屋里歇着吧,我来做饭。
之前我去单位报到单位的人说让你不用着急上班,不过,粮食关系已经转过来了,昨天我就去街道把咱们家的粮本拿回家了。”
袁小圆更关心的是孩子的问题,“你打听了吗,咱们附近的孩子都去哪上的学呀?”
周杨拿出两根黄瓜,洗干净后, 一边用菜刀啪啪啪拍着,一边回答他的问题:“我打听过了,咱们这附近的孩子大多都是去第六小学念书,但是呢,咱们部里也有专门对口的小学,同事们家的孩子一般都在红旗小学念书。
我的意思呢,咱们先别着急,等我再详细的打听打听,这两个孩子的教学质量再综合对比一下路程和各方面的情况,我们再决定把大聪明送到哪里去。”
第354章 天龙人
袁小圆听见周杨心里已经有了打算,点点头说道:“那行,那你一定要仔细的打听打听啊!”
“放心吧!”
“那幼儿园呢。”
周杨一边拍黄光一边说道:“距离咱们家两站路,有个向阳幼儿园,我觉得这个距离刚刚好,很适合我们的小机灵。”
“孩子他爸,你可真能干!”袁小圆毫不吝啬自己的鼓励。
因为袁小圆刚刚出院,饮食上还是要以清淡为主。
一个拍黄瓜,一份清炒四季豆,一份紫菜鸡蛋汤,外加几个大馒头,就是她们今天的午餐。
“呦,这边吃上了?”
一家人刚坐下来,门口就传来一个热情的女声。
袁小圆用眼神询问周杨这是谁?
周杨摇摇头,示意自己也不知道,还不等他们出门看 ,人就已经进来了。
是一位身穿灰色褂子,五十岁上下的中年妇女,头发整齐的被剪到脖子上面一点,头上还带着一个钢丝的发箍,将头发利索的箍在头顶上,脑门上没有丝毫的遮盖,干干净净。
“您是?”
周杨眯着眼回忆了片刻,确定自己不认识这人。
来人热情的笑道:“小周是吧,你应该不认得我,我们家是这几年才搬到这边来的,我们家跟老张家住在一个院儿,就在你们家西边。”
这人说着指了指西边的墙头,“我们家姓蔡,你喊我蔡婶儿就得了。”
周杨和袁小圆都笑而不语,京城人是挺讲究规矩的,但是也没有像是这样上门来给人家当长辈的,要是随便来个人他们都当长辈喊着敬着,那他们得有多贱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