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去逃荒[种田](71)

这是个十四五岁待嫁的姑娘,五官清秀,胆子看上去不大,看到他们,在林氏的指引下才嗫嚅的叫了人。

她是林氏的小姑子,现在去集市,多半是去过个嫁女的喜气。

那个婶子脸圆圆的,一副和气的样子,姓赵,在林氏的介绍下也笑着和她们打了声招呼。

看到周子墨时眼前一亮,“这是哪家的哥儿,长得这般俊。”

何氏耳朵就竖起来了,“可不是嘛,墨哥儿不仅长的俊,就是能干也是数一数二的,我们逃难多艰难啊,墨哥儿愣是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弟弟一路走过来了,小的当时刚断了奶呢。”

那个婶子一听,脸上的笑意就淡了下来,她打了个哈哈,跟着夸了两句,就没再问周子墨的事了。

李杨媳妇看的清楚何氏就是故意点出墨哥儿的难处,来打消赵婶子的心思。

但看赵婶子这样就退却了,想来也是不愿意要个要照顾弟弟的夫郎的,那这也就不算什么了。

何氏没看李杨媳妇表态,也放下了心。

转脸就看到周子墨脸上有一点茫然,好像没弄明白的样子。

何氏心里失笑,想来她在这里打个机锋,正主却毫无所觉。

接下来的路就安静很多了,基本都是李杨媳妇和那位林氏在那里谈天。

周子墨和那个姑娘都保持了沉默。

倒是林氏多看了他两眼,“墨哥儿今儿去集市,是打算换点什么?”

周子墨心下叹气,出来了就得社交,还是回答了,“还没想好呢,届时再看吧。”

林氏也没再提,转而继续和李杨媳妇聊了起来。

就这样,到了集市外。

那个一路上没出声的汉子到了赵婶子身后,周子墨这才看清了他的脸,瞧着模样是一个是十六七岁模样的少年,脸晒得黝黑,对上周子墨的目光,有点局促的低下头,去系牛了。

周子墨只是看了一眼,就跟着李杨媳妇他们进了集市。

那个赵婶子看到儿子抬头看过去,没好气道,“还看,人家拖着两个小的,你养得起?”

赵石不知道说什么,只是低头不吭声。

赵婶子瞧自己儿子这样就没好气,“你以为那个提起来人家情况的何氏就是无意提一嘴?人家可是相中了墨哥儿,这话出来叫我知难而退呢。”

赵石想说些什么,又被他娘打断了,“何氏能给谁瞧?那不就她儿子许秀才?你说,我们拿什么谈这门亲?”

集市里的几人不清楚外面两人的情况,周子墨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大冬天被人一大早拉出来的郁气也消散了。

这会儿眼睛亮亮的,四处看。

这里有人拿枣子来换,还有红糖,红绳,花生,鸡蛋,红烛,就连红纸钱也有。

说到红纸钱,周子墨是真的觉得各地风俗真的很有意思,除了一些习俗和上一世有些关联外,其余这个世界基本自成一体,大有不同。

就像过喜,就像红纸钱。

这儿纸钱分两种,一种是丧葬哀悼用的黄纸钱,一种就是给已故的先人烧的。

像是新婚嫁娶,要告慰先祖,烧的就是红纸钱。

红纸钱比较贵,大多人家都是只买十张,取个十全十美的好意头。

这里不仅有这些小物件,还有大物件,像是嫁衣都有拿来换的。

一般一件红嫁衣,都是很昂贵的,这件衣服又不能日常穿,比较讲究的人家嫁女想风光点,又承担不起,怎么办?买别人穿过的红嫁衣。

但买别人穿过的,是不是会被人说嘴嘲笑?那换可以吧,过个喜气的事,这是好事啊。

而且这个集市里多的是七歪八拐的亲戚关系,一件红嫁衣穿了多少次,心里都是有数的,那就不担心花了大价钱,买了件穿了四五回的。

就这样,嫁衣换取在在这个集市里就并不鲜见了。

周子墨是看的眼花缭乱,林氏看他们都想听一听这些物件是什么用处,对应着什么习俗,也就细细的给他们讲了起来。

一边听着,何氏一面从一家病人痊愈了的人家手里换了一把红枣。

看何氏这样子,就知道何氏来这儿的目的了,想为她的女儿过点喜气。

李杨媳妇倒是换了个刚生了个小子的人家里的花生,周子墨没想到嫂子这么急着就想要孩子了。

他是觉得刚安定下来,最好是补一补身体,至少等身体养好了点,再来想生孩子的事。

但周子墨也知道嫂子一直有个心病,那就是嫁进来几年了,只给李扬生了个女儿,后来肚子就一直没了动静。

现在嫂子正期盼着,也刚换了花生,他还是不要多嘴的好,之后再找机会和嫂子说一说,至少不要急于一时。

周子墨是没有什么想换的,他现在又不求姻缘,又不求子嗣,家中也没病了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