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去逃荒[种田](64)

他原本只是来视察的,只是听说有个人什么都没拿就说要见掌柜的才起了点兴趣,让伙计把人领到他眼前来。

周子墨把那支金钗拿了出来。

郑二公子仔细打量了一圈这支金钗,这是支瓒金凤钗,雕琢精细,但这般的工艺放在前朝可以算是巧夺天工,放在本朝也只能算是不错。

最让人瞩目的大概是那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

整支金钗在秋日暖阳下熠熠生辉,那颗鲜艳如血的红宝石,让这支金钗显得格外美丽。

郑二公子不是没见过比这支金钗工艺更巧妙的东西,但宝石有这般颜色和剔透的却是少见,这时的宝石大多灰扑扑的,就是打磨工艺不行,这块宝石虽然没有打磨的和现代一般晶莹剔透却也不是那种灰扑扑的。

郑二公子没有急着报价,他反而问起了这块宝石的问题,“不知郎君是怎么得来的这块宝石。”

周子墨毫不犹豫道,“这是家中偶然得之,家父心喜,让人打造做成如今这一支金钗,送与母亲。”

他直视着郑二公子,“家道中落,母亲命我拿来当了换钱。”

他轻声道,“汴梁人人称赞郑家宅心仁厚,故而慕名而来。”这句话就是恭维了。

郑二公子沉思片刻,“不知郎君是准备死当还是活当?”

周子墨之前没在其他家典当行里听过死当和活当,他自己到底也没了解过古代情况,还以为这个朝代暂时没有死当和活当之分,没想到郑家却是提出了死当和活当。

“死当价格几何,活当价格几何,倘若我届时要买回,期限是何,价格又是几何。”

郑二公子都做好准备好好解释一番了,没想到周子墨这么快就反应了过来,他试探着问,“郎君家乡也有死当活当之分?”

周子墨面不改色道,“当然。”

郑二公子之前其实对郑家生意做遍大江南北还是很有信心的,哪怕其他典当行说他们家这样少挣钱,他还是觉得自家现在的盈利方式很好,甚至自得于自己为家里出的这个主意。

但没想到原来早已有人想到了此法,原先的自鸣得意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以前的小心谨慎又重新回来,这也让郑家日后发展更加稳健了。

周子墨和郑二公子不知道未来的事。

在当下,他们还是在谈论金钗的价格。

郑二公子收敛了自己的情绪,回答了周子墨的问题:“死当的话,价格会要高一点,这支金钗郑某能给的价格是六十二两,这是最高价了,活当的话,有两个期限,一个是一年内赎回的,价格是五十二两,赎回只用六十两。另一个,是五年赎回的,价格是三十七两,赎回要用五十两。”

“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的话,这件物品就是死当了,日后随时会卖出去,而且你日后凑齐了钱想要买回来也得按典当行定的价格来买了。”

周子墨只是做了个深思熟虑的样子,大概一炷香的时间,他就给出了答复,“死当吧。”

郑二公子有点意外,一般这种也算个珍品,这么果断的拿出来死当,应该也是家庭实在困难。

他也没有废话,五十两银子,已经够立个契书了,他吩咐立在一边的一个小厮去拿纸笔印泥。

周子墨提出了要求:“我想要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和两张五两的银票。”

郑二公子点了点头,那个小厮很快就领命取来了银票和纸笔印泥,郑二公子简单的写下了契书,周子墨把金钗交给了一边候着的小厮,接过了银票和一块二两重的银锭子,这才摁下了手印。

郑二公子没想到他没签名,他皱了皱眉,想要说些什么,周子墨先出声解释了,“这印泥手印也是一样的,届时只需稍一对比就好了。实在抱歉,但我与我母都不愿叫旁人知道家中典当了首饰。”

郑二公子听了了然,读书人的清高。

中间周子墨没有讨价还价,他也愿意成全眼前的这位公子的清高,故而笑道,“没关系,郑某定当守口如瓶。”

周子墨谢过,很快就跟着小厮离开了后院,不过他这回走的不是前面,而是从后门离开了。

周子墨现在心情是真的很好,这个价格完全符合他的预期,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出去汴梁城,然后进空间带着要卖那些猪仔出来卖。

这次他把自己变得像个农家少年。

在汴梁城外,一个脸上沾着一点泥,皮肤略黑的少年郎脚边是几个大背篓,里面是后蹦乱跳的猪仔,开始叫卖。

因为猪仔看上去活泼壮实,很快就有人来问价。

周子墨也明确说了,这猪仔没被骟,他卖的都是公猪仔,没有母猪仔。

买的人也不失望,问清了价格后也就痛快的买走了两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