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去逃荒[种田](231)

户数和人口数量参考了明光宗1620年的数据,然后我考虑到本文设定生产水平比较低,所以减了一点。

另外,活字印刷的时间和报纸的雏形我查到的就是文中所说的时间,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毕昇发明的是泥活字,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

除此之外,活字类型还有锡活字、铜活字、铅活字,其中木活字对后世影响较大,仅次于雕版,现代铅合金活字是德国人J.谷登堡于15世纪50年代所创制。

第八十七章

许文崇没反应过来, “活字印刷术?”

乍然一听名字,许文崇只是有了一点猜测,但是印刷需要的不是挤在一块板子上就可以了的, 如果要可拆卸, 那需要在用的时候字模牢牢的黏在板子上, 等到不需要用的时候也要能灵活拆卸才行,这其中的字模材料和粘合材料都有讲究。

之前不是没有人觉得这雕版不方便,提出过把字压进带框的底托里形成版型,但发现这样用的时候,字极易脱落,反倒比雕版还不方便, 也就没有人再提这件事。

许文崇略微想了一想, 还是问道, “你对这个技术有一定把握吗?”

没有一定技术把握的话, 这个提出来,最后是会交给工部的人招揽能工巧匠去想办法实现, 到时候首功就和翰林院没有什么关系了。

周子墨点了点头, 他以前看到活字印刷的时候还在想活字印刷是不是就是和榫卯一样, 把字模一个一个贴在一起放进一个带框的板子里面就好, 后来听别人说那个板子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等把活字捡出来排版之后用火烘烤之后把字压平,再等药剂冷却凝固才成为版型。

这其中,字模的材料和这个药剂的配比都很重要,不是随便排一块就可以用了的。

因为感兴趣, 他还搜了这个药剂的配方, 虽然不是很全面, 但也是有了一个固定的方向, 大大缩短了试错的时间,再加上字模的材料,他所知的活字印刷术已经算是一个半成品了。

许文崇面上露出喜色,然后细细的问起了周子墨这怎么做的。

周子墨知道这种要呈给天子的东西,最好说清楚,能自己研究出完整的就不要让天子再吩咐人去研究,这不仅是确保功劳的最大化,更是为了防止呈上一个不能实行的东西让天子空欢喜一场。

谁让天子空欢喜,天子就能让他知道乌纱帽不好戴。

周子墨说完了自己知道的内容,犹豫了片刻,还是道,“活字可以用胶泥和铜制作,也可以用木头制作,但我暂时不清楚怎么让木活字和粘合的药剂脱落。”

周子墨知道自己说出这么多东西多少有点冒险了,但是没有办法,他之前没有想过机会会这么快到了他们面前,所以安排自己想出活字印刷术的时间不够充分,理由也不够充分。

本来按照他的计划,应该是先搞出积木,然后尝试直接镶嵌活字,后面看到蜡烛和松脂可以重复加热变回液体,再尝试木活字用药剂粘合,最后再通过陪孩子们玩泥人之类的东西想到泥活字的。

这是他能想到的比较合理的思考轨迹了,虽然也有疑点,但总比现在好吧。

可这么好的机会,抓住了许文崇可以少熬好几年的资历,以后外放到地方上,也能分到一个好地方,纹绣和子奇相看人家的时候,能够到的门第也就越高。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刚出来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和他本人是一介布衣以及当时的统治者不重视分不开。

而现在,这个技术可以由位列正二品太子少傅的吴清崎上奏,作为统治者的永宁帝励精图治,重视民生百姓,本人也有雄才大略,不可能看不到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之间的优劣,必然会重视活字印刷术。

周子墨心中纠结一会儿,还是把比较完整的活字印刷术告诉了许文崇。

至于许文崇一直和他同吃同睡,他没有真正去研究过这个活字印刷,许文崇会不会怀疑他这件事……

周子墨选择了摆烂。

他本来就在纠结要不要告诉许文崇自己有空间,如果不告诉他自己有空间,以后譬如种子、知识等等东西该如何合理的拿出来;可要是告诉了许文崇自己有空间,那许文崇觉得他是个妖怪怎么办?

要知道他当初穿越的时候,原主的灵魂就以为他是妖怪,还是那种会夺人肉身的妖怪。

想来想去,周子墨还是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现在好了,他可以观察一下许文崇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再决定该不该告诉他这件事。

反正他算是发现了,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进不去空间,之间趁着两个小孩一个月大,不仅不记事,连看都不看不清楚的时候尝试过把孩子抱进空间里,最后失败了,如果连和他血脉相连的孩子都进不去的话,其余人进去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