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重生后,我和夫君把侯府拆了+番外(73)

“阿妩,你没有。”他道。

姜娆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我没有?”

穆珩伸手将姜娆挽发的玉簪取下,看着那如瀑青丝倾泻下来的风情,只觉心头的弦也跟着颤动不已。

“你没有遇到过薄幸之人。”

话说完,他将玉簪置于一旁,自己则去了里间更衣。

姜娆:……

看着穆珩的背影,她心里只有一个感觉。

不对劲!

穆珩不对劲!

姜娆一直认定,她与穆珩之所以能成为夫妻,于她是因为她对于将来要嫁谁并无所谓,而姜延与陆氏又点头应下了穆珩的求亲,于穆珩,是因为这个在侯府里不得看重的小可怜想要在其他人面前营造出夫妻恩爱的假象。

过日子嘛,凑合着过就行了。

她本以为,穆珩与她也是一样的想法。

可现在……

这段时间以来穆珩的表现,却让姜娆有些不确定了。

难不成,她把穆珩当搭伙过日子的小伙伴,穆珩却对她有了非分之想?

还是说……

是她的错觉?

若有所思中,姜娆倚在罗汉床上,又将那话本子拿在了手里。

大安朝自立国以来承平已久,因而文风盛行,读书人的地位极高,虽不至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也差不多了。

也正因为如此,世人对读书人有着极大的向往。

这其中,以女子为甚。

不管是世族小姐还是普通百姓之女,谁心里还没仰慕过个才华横溢的才子?

在如此世情之下,那些才子佳人的话本子自然也就大行其道,尤其是在看到有人成为这种风气之下的既得利益者,比如那个能娶了皇室郡主的书生,众多读书人更是心头火热无比。

十年寒窗容易,还是写话本子容易?

要是自己写的话本子能得到大家千金的青睐,由此借着嫁娶平步青云,会动心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

当然,真正有抱负有傲骨的读书人自然是不会走这种捷径的,可这世上的书生更多的还是俗人,又有几人能守住自己的本心?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书生都写过话本子。

哪怕吸引不了大家千金,以此赚点润笔费也不亏不是?

甚至,因为嘉和郡主下嫁之事,一度还曾十分流行那种出身不俗的佳人与才子情比金坚,为了追寻情爱与才子私奔,经历一番磨难之后终于得到家人的谅解,从此得到圆满的话本子。

这其中包含了多少阴暗的心思,可想而知。

当然了,京城看话本子的大家贵女不少,可以说几乎就没有不看的,但像嘉和郡主那样单纯好哄骗的还真就没有了,所以不管那些写话本子的书生包含了怎样的祸心,没人能再得逞就是了。

姜娆年少时,除了跟着姜延和陆氏满大安朝跑,与其他的闺阁千金一样,也喜欢看话本子。

她手里不缺银子,但凡书局里有新的话本子她总会在第一时间买来,时间久了就连各书局的掌柜都认识她了。

由此可见她对话本子有多热衷。

写话本子的人才学有高有低,写出来的话本子自然也就有高低之分,看到能触动人心的话本子自然心生满足,可若是看到那等狗屁不通的,气得想要将人抓过来狠狠揍上一顿也是有的。

是以,姜娆那时对于写话本子写得好的读书人,那可是极为珍惜的。

甚至为着自己以后能有好的话本子看,手里从来不缺银子的她还时常会接济一些刚刚开始写话本子,却又没能写出好作品的书生。

想到这里,姜娆眉头微蹙。

如今每每回忆起年少时的这段荒唐时光,她都有些不能理解年少时的自己在想些什么,不过是些道貌岸然之辈精心编织出来哄小女孩儿玩的玩意儿而已,怎么就能让那时的她着了迷呢?

第57章 孝敬

不过……

就如姜娆所说的,谁年少时没遇到过几个薄幸之人一样的,谁曾经还没过长大了回想起来觉得傻的经历呢?

姜娆轻而易举的就原谅了年少时的自己。

这时,已经洗漱好的穆珩走了出来。

他穿了一身半旧的直裰,半干的长发披散在肩头,在背后的衣裳上染出一片深色水痕,一张容颜出众的脸因为还氤氲着水汽,看着不仅柔和,还多了某种难言的诱惑。

姜娆的目光落在穆珩的身上,视线就有些难以挪开了。

原来,清水出芙蓉也是可以用在男子身上的。

姜娆看着穆珩这般容色,觉得自己馋他的身子馋他的这张脸,好像也挺正常的。

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穆珩正要取干帕子来擦头发的手顿了顿,又若无其事的收了回去,他还往姜娆那边走了几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