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雄早就与梁王勾结在了一起,如若不然,梁王这些年对于谋反的准备可不是全无动静,作为陕西总兵的陈雄哪里可能真的就完全没留意到?
不仅留意到了,还被梁王买通了,替他将所有的动静都给压了下去。
而被陈雄拿来指控姜家勾结梁王谋反的临洮府一战,当然也另有隐情。
临洮府一战,确实是由于梁王手底下的叛军残部流窜到了临洮府,但真相却与陈雄所言截然相反,不是叛军残部冲进了临洮府城,意图借着临洮府城顽抗到底,还受到了姜家大掌柜于怀仁的支持,将战局拖了两个月,而是叛军残部在临洮府城外与陈雄的人汇合在了一起,并以陈雄与梁王勾结一事要挟陈雄与他们一起拿下临洮府城。
临洮府城的守军及时发现了陈雄等人的意图,紧闭城门死守。
于怀仁确实在此事之中出钱出力,但不是支持叛军,而是支持临洮府的守军!
不仅无过,还有大功!
第497章 心疼姜家
众安商会这一手,被人称为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对此,众安商会的众人都不在乎。
不管是什么招,有用就成了。
他们都不是朝中官员,对于朝中之事,没有任何干预之法,但没关系啊,只要把这些消息传出去,就不信朝廷不会彻查!
比起姜家与梁王勾结并支持梁王谋反,明显他们买来的这些线索更容易取信于人。
这一下,就轮到陈雄与冯伦着急了。
尤其是陈雄。
冯伦还可以说是为奸人所惑,可陈雄在如今流传出来的这些线索之中,那可是与梁王勾结,并且意图夺取临洮府城的人,这是死罪啊!
陈雄当即就上了折子向隆誉帝喊冤,在折子里指天发誓自己对朝廷对隆誉帝忠心耿耿,一副被冤得六雪飞雪的模样。
这折子递到隆誉帝案前还没两日呢,就又有人提供了一条线索。
梁王那两个不知所踪的儿子,就在陈雄的手上!
梁王兵败之前将两个儿子送去了陈雄那里,并且以两人勾结之事威胁陈雄将他的两个儿子抚养长大,作为回报,在被押解进京之后,梁王可以不将他与陈雄之间的勾结招供出来。
而陈雄之所以要进京指控姜家,其实也并非他的本意,而是梁王威胁他做的。
至于梁王为何要揪着姜家不放,就连自己做了阶下囚都要往姜家身上泼脏水……
据说,是因为梁王记恨穆珩,觉得自己有此一败,其中至少有一半的原因都在穆珩的身上,是以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怎么也要拉个垫背的。
除此之外,梁王也是不想让隆誉帝好过。
他让人给姜家头上泼了这样的脏水,只要隆誉帝没能忍住想要宰了姜家吃肉,姜家必定不可能束手待毙,以姜家手里掌握的那么多财富,面临生死之时的反抗也必定能让整个大安朝都跟着震三震。
对于梁王来说,最好是动摇了大安朝的根基才好呢!
反正这天下也不可能是他的了,自然是隆誉帝越难受他就越高兴。
这样的消息,对于整个朝堂,都无异于石破天惊。
要知道,一省总兵,那可是举足轻重的存在,若是陈雄真的早就与梁王勾结在了一起,那梁王那边的异动能被遮掩如此之久都没被朝廷察觉到,也就能够说得通了。
而若是传言为真……
陈雄不仅与梁王勾结,还收留了梁王的两个儿子,甚至还在梁王的威胁之下,千里迢迢进京,就为了往姜娆头上泼脏水,从而帮着梁王报复穆珩,更意图动摇大安朝的根基……
一时之间,朝中文武百官,尤其是前几日听风就是雨,上了折子要求严惩姜家的那些人,都安静得如鹌鹑一般。
到了这个时候了,隆誉帝自然不可能继续不表态。
于是,梁王谋逆一事,交由三法司共同审理,而陈雄这个被指与梁王勾结之人,虽然没有被押入大牢,却也被隆誉帝的亲卫牢牢看守起来。
还没等三法司那里撬开梁王的嘴呢,就有人在陈雄的宅子里将梁王的两个儿子找了出来。
没错,陈雄一直将梁王的两个儿子带在身边,甚至还带到了京城来。
这两个孩子一现身,好了,这就是陈雄与梁王勾结的铁打的证据啊!
不仅陈雄再不嘴硬了,就连一直什么都不肯说的梁王,在见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之后,也再没了坚持闭紧嘴巴的理由。
一桩谋逆大案,就这样真相大白于天下。
而之所以能这么快查明真相,最大的原因,竟是因为众安商会的成员们不惜大把往外撒银子……
当然,这时倒也没人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