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山有灵兮我有田(372)

作者:沈碧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陈千树道:“这可是蒋玉璋的园子。谁敢砸他的场子是不想在文玩圈混了。”

令梅瞧着美得跟二次元建模脸似的蒋玉璋,又问:“他是什么人?”

陈千树低声道:“满族人。据说是康熙七子淳亲王的旁系后代。不知真假。但是在满人里威信极高。”

令梅不由多看了蒋玉璋几眼。

古墨和鸡血石的交易已然成交。两位老板捧着各自的新宝贝,乐得合不拢嘴。

接下来,相继有人摆出了名家字画、明清瓷器、紫砂壶、玉石等各种宝贝,有人中意的就交换,多人抢夺的就现场出价,价高者得。转眼间就已是大几百万的销售额,气氛越来越热烈。

直到吴清轩让人捧出只大肚细口的白瓷花瓶,花瓶中斜插着根细小的树枝。场面又刹时归于宁静。

陈老讶异的坐直了身体,推了推眼镜,盯着那大花瓶瞅了半晌,脱口道:“老吴今儿个怎么把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了?”

金元宝哟了声:“不错,不错。”

屋里有人疑惑的问:“吴老。这可是你收藏的那只定瓷官窑鹅颈瓶?”

吴清轩微笑道:“可不是。不过今天,它不是主角。”

陈千树顺着瓷瓶目光移到了瓶里插着的小树枝上。拧眉看了半晌没看出什么门道来,忽然想起身边还有个农业大学的新晋大学生,忙问:“萧小友,你看那是什么树枝枝叶?”

自瓷瓶出现,令梅的目光就定死在了小树枝上。

“那是株茶苗。”

“茶苗?”陈千树迷惑,“老吴你搞什么花样?”

金元宝兴奋的摇摆起身体:“令梅,拿下它!”

令梅瞅了它一眼:这株茶苗,有什么来历?

金元宝激动:我管它什么来历,首先它有三百多岁,其次它是茶苗。弄回去种在空间里,效果不会比挂绿差!

令梅一怔:三百多年的茶苗?

记忆中,拥有如此高龄的茶树,唯有武夷山的大红袍哇。

她不禁脱口而道:“大红袍?”

无数目光射向令梅。

吴老惊讶的笑了起来:“竟然让你一个小丫头看出端倪。没错。这株茶苗正是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的一根枝丫。”

蒋玉璋放下茶杯,转头目视茶苗。

施诗也目露热切。

古董珠玉不足贵,如果能够得到这株茶苗送给爷爷,定能讨他欢心。

吴老朗声道:“今年春天,我上武夷山品茶。在观赏大红袍时,竟正遇上只老鹰一头砸在大红袍的母树上。砸下两根枝杆。当时我啊眼明手快。拣起两根茶枝就跑。等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警卫员赶来时,我跑得影儿都不见了。”

众人听得笑出声来。

第270章 蒋家拍卖会(二)

“我拿了两根茶枝,找了个高级农艺技师帮我插杆移植。只可惜啊,插了一枝,没存活。还有一枝,那位师傅也不敢帮我插了。”吴老叹息。“你们谁有本事拿回去试试。这可是大红袍母树的茶枝啊。”

谁都知道武夷山大红袍就那几株长在岩壁上。一年顶多两斤的茶产量。有市无价。要是能用茶枝插活成功,那就是二代大红袍。据说武夷山已经成功培育出二代大红袍,问题是,既使是二代,市面上也难见其踪影。

令梅早就算了笔账:等二代长茂盛了,三代大红袍就有望量产了。以她灵泉浇灌的茶叶的品质,保准比母树还强!

她眼睛不由自主的亮了起来。飞快的翻找着空间里能够与之交换的宝贝。

陈千树见令梅跃跃欲试,微笑道:“吴老精通香道。”

咦?

耳听吴老道:“我呢,你们也知道。平时就三个爱好。喝茶,品香,弹弹琴。”说完,抿了口茶,半眯着眼睛微微摇头晃脑。

令梅大喜过望:她有硕大的龙涎香在手哪!

不等她出声,施诗迅速道:“吴老。我这边有只香炉,不知吴老是否看得上眼。”

施诗早有准备。

一只红铜藏金的象首圆香炉赫然出现在诸人眼前。

令梅从中感受到了汹涌的灵意,就连金元宝也赞了一句:“漂亮。虽然不是什么古董,但是制炉的师傅技艺精湛,已近化境。蕴生灵力理所当然。”

咦,这么件古色古香宝光内敛,充满灵气的香炉,竟然不是古董?令梅还以为这是清明御制的宣德炉呢。

陈老也观赏了番香炉,直叹天工不过如此。

“虽然不是明清的旧物。但此等工艺,必是大师之作。”

吴老盯着底部的刻章微笑道:“原来是香炉世家徐巧生的作品。难怪,难怪。”

施诗笑道:“吴老博闻广记。这只香炉是徐先生近年来成功复刻宣德炉后的巅峰之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