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山有灵兮我有田(313)

作者:沈碧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何辜鸿神色明暗不定。

儿子在潘家园捡漏就已经让他心生疑惑。许涵之是他多年的故交,上门讨要汝瓷自己没半点疑心。他不来才奇怪。

开幕式上再顺理成章的由人揭发这是件半真半假的货。打击自己在两广多年的威信。

好个连环计啊。

萧令梅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令梅道:“六爷。如果这事只是个意外,一会儿的展会上必定风平浪表我。如果是有人设局,咱们不如——”

何向贤咬牙切齿的跟了句:“关门打狗!”

剪彩的吉时已到。何六爷与许馆长联袂而至。

今日的博物馆开幕式,还来了文化部的领导长和一位副市长。副市长简短的开幕讲话,又感谢了何六爷捐赠国宝的慷慨,并当场宣布聘其为博物馆名誉馆长。这时,何六爷方上场。

六爷文质彬彬,那身儒雅的长袍看着倒比许馆长更像馆长。

在众人热烈的鼓掌声中,六爷同领导一起剪了彩,一时彩带和花瓣飘洒洒落了一地。

许馆长最后道:“汝瓷已经准备就绪。请诸位移步瓷器馆欣赏。”

话音方落,一群人就乌泱泱的往里挤。

瓷器馆正中间布置了个水晶立柜。

六爷亲手取下立柜上的红绒布,灯光一打,只闻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和惊叹声。

“美,太美了。”

“不愧是汝瓷啊。这得多好的玛瑙入瓷,才能有这样漂亮的如玉似宝的光华啊。”

市领导笑容满面。何辜鸿给政府面子了。

六爷微笑着站在边上,观察着众人的神情。

忽然间,有道声音突兀的响起:“这碗,我怎么看着有点不对劲哪?”

馆内静了一静。

六爷寻到说话的人,正是胡渊明。

胡渊明硬着头皮说出这句话后,满心的忐忑反倒消失一空。他皱眉盯着小碗,在立柜前缓缓的绕圈而行:“这只碗,不知为何,总觉得有些怪异。不太和谐。”

现场有不少都是文化界的名人,甚至还有从京城赶来的收藏家。

当下有人质疑:“我倒看不出有什么怪异。”

“整体的造型、釉面和工艺,确实没有任何问题嘛。”

胡渊明笑笑,解释道:“是这样的。我之前在漳州看到过一只一模一样的小碗。只是那只碗呢,是破的。只剩了半只。尽管是半只也弥足珍贵,可惜这碗也不知是被谁得了去。我就再也没听到它的消息。”

众人面面相觑。

胡渊明的话说得很明白了。

这碗,是让人用半只真品造的半真半假的玩意儿?

当即有人问:“吴老,您看呢?”

令梅跟随着诸人的目光,定在一位头发半白,面目和善的老先生身上。想来这位在古董界的地位颇高,才能让众人推举而出。

吴清轩皱眉又细看了番瓷器,道:“此碗造型简洁大方,香灰胎,天青釉,釉面如玉,油光洗目,开片近观如鱼鳞。”他问许馆长,“许馆长,底部可有支钉印痕?”

许馆长笑道:“自然是有的。”

吴清轩笑了:“我是看不出它有任何的不和谐之处。相反,这是难得一见的完美的北宋真品汝瓷。”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不想胡渊明坚持道:“吴老虽是行家,但是现今古瓷造假的手段层出不穷。再说了,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先前是半只汝瓷,如今又来了个一模一样的完整汝瓷,这其中真没什么关窍?”

第227章 去战场

胡渊明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大伙自然听得明白。

他怀疑这只碗是由半只真碗拼凑而成的假货。

吴清轩听他讲得格外笃定,不由心生异样。耳听许馆长道:“胡先生的担心也有道理。这样吧,我们当场带着这只小碗去检测中心堪测年代以正视听,如何?”

胡渊明任务达成,笑赞道:“许馆长严谨慎重,广州博物馆何愁不能与国内六大馆藏一较高下?”

许馆长笑而不语,同六爷一块儿带着吴老和文化部的领导赶到了检测中心。

胡渊明声音响亮:“我听说检测中心来了台新机子。可以不取样,直接检测瓷器的年代。”

金秘书看了他一眼:“胡总倒是打听得清楚。行,不管什么新机子,咱们验就是。”

一个小时之后。

检测员交出检测报告,一系列专业词汇后一行醒目的“北宋年间汝瓷官窑”的定论让胡渊明白了脸。

吴清轩含笑瞅了眼他。就是嘛,他老吴啥时候看瓷器看岔过眼?

听说胡渊明就是个做进出口生意的,以前也没怎么玩古董。今日里在六爷的场子上大放阙词。这不,打脸了吧?

胡渊明擦了把额头的冷汗:段亦扬呀段亦扬,你不是说万无一失嘛。又坑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