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山有灵兮我有田(204)

作者:沈碧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康书记满意道:“一言为定。”他看看手表,“章秘书也快到了吧。”

话音刚落,村口走来一群人,为首的正是章秘书。

章洗华早收到消息,今日稻花鱼开捕,他焉能不来?

到了梯田入口处的平地上,村里敲锣打鼓的阵势比放鱼苗时大得多了。放眼望去一个个抹着大红腮红披黄挂彩的村民直排到半山腰,章洗华走一步耳畔就是锣鼓齐响。他要是走到梯田,估计耳朵都得聋了。

好在康书记把他引到了装饰得红彤彤的大戏台上观赏术村民捕鱼的盛况。

就听康书记一声令下:“第一界联合养殖稻花鱼开捕咯!”

漫天漫地的锣鼓声席卷仙云山。

水田里的水珠带着泥点溅在村民的笑脸上,他们辛苦了五个月,终于迎来了今天的丰收。精神十足的鱼在水田里时而蹿得老高时而滑得老远,一筐筐的鱼接力送到山下,在章秘书眼前称过重量。洪村亲自叫秤,杨干事在一边记录。收下的鱼除了王贵田等个别几户人家,全让稻花鱼养殖公司联系的商家收走。

由此,仙云山山脚下出现个奇景,一辆辆的卡车、货车排着长长的队伍收鱼。其中有不少车子挂着广州的车牌。货车收了鱼连夜赶到各地分送到酒楼饭店和超市,卸货时,也不知用了什么养鱼的法子,那些鱼一条条还是鲜活的,让人啧啧称奇。

仙云山锣鼓振天忙收鱼,此情此景,章秘书不由想起首《丰收锣鼓》的曲子。原来劳动的愉悦真的能够激发音乐家的灵感啊。

最后洪村喊得嗓子都哑了,统计的数据也越来越大。最后达到了惊人的550万斤!

章秘书低声问康书记:“卖给外头,多少钱一斤?”

康书记道:“3.5元一斤。广东那边连还价都没还。”

章秘书算了笔账,目瞪口呆:550万斤的鱼,收入达到了惊人的1950万元?!

康书记算细账:“仙云山一共有六个村子,差不多有85000户人家。梯田总共7800亩,平均每亩收入2500元左右。水田超过四亩的人家有三十多户,也就是说,咱们仙云山六村一下子冒出三十多家万元户啦。”

章秘书难掩激动:“太好了!”他顿了顿,问洪村,“养殖公司赚了多少钱?”

洪村微笑道:“咱们主要赚个鱼苗费和渠道费。鱼苗利润不大,渠道费是大头。除掉百来户不走咱家渠道的鱼以外——”洪村执笔和计算器算了小会儿,咧开嘴直笑,“村里净赚27万块。”

章秘书吐了口气:“好!”他望向村中平地而起的一排排白色的暖棚。“草莓的利润比稻花鱼更高,我等你们年底再传战绩!”

次日,《南平晚报》头版头条《新农创新传佳绩,稻花鱼创收2000万!》。

市里其他镇子的领导纷纷前来取经。康书记忙得连轴转,压根来不及一一招待。只好搞了个稻花鱼养殖交流会,请萧越山讲课。

当然,萧越山也不会空手而归,各村镇的特产和讲课费拿到手软。他留些自家用,其余的都交给了村委分发给公司的职员。

种子公司的收益比稻花鱼更好,当初的育种员连工资带奖金每月实际收入达到了七十元!公司的发展急需财务,两名被派去培训财务相关知识的高中生成功坐进了办公室,每日里算盘打得叭叭响。他们的月收入已近一百。这使得今年公司扩招工作人员的消息一放出来,村委办公实差点没挤爆,除了自己村里的,更有其他村的村民也闻讯而至。

洪村自然要先照顾自家的村民。令梅说了,公司发展需要人才。所以开出的报酬非常优越:高中生优先录取。大学生工资一百!

别说,还真有大学生找上门来。

洪村望着眼前二十多岁,皮肤白净斯文,衬衫西裤一身正装的男子,心里止不住的惊讶。

“——您,真来应聘我们公司?”洪村捏着他简历,又惊又喜。

第147章

洪村觉得天上掉馅饼了。竟然来了个外国大学毕业的留学生来应聘。瞧人家这相貌风度气质,啧!绝了!

卓霖微笑道:“我前段时间就在报纸上看到你们公司的相关报导。一直很有兴趣。所以想来毛遂自荐。没想到你们正好在招人。”他目光略扫过办公室,十分好奇这样简陋恶劣的条件是怎么创造出种子公司和稻花鱼的奇迹的。

洪村面试村民那是随手拈来。应对那些刚毕业的高中生也没问题。但是眼前这人可是拥有一定社会阅历的大学生。他不敢托大,立即道:“非常欢迎卓先生前来应聘。但是我们公司的技术总监和人事经理今天都不在。您看,周六下午您有空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