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客们你望我我望你,憋红了脸一声不敢吭,灰不溜秋的从公安局逃了回去。
没多久,赖了一年多的房客心不甘情不愿的相继搬走。
搬走前,有人指着谭园的门破口大骂:等着瞧,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但是没等他实施报复,谭粤秋远在香港的父亲、兄长来信了。自他们重新和女儿取得了联系后,每年都要给镇上捐钱修路铺桥。这么一来,镇上的人总要看在钱的面子上多照顾照顾谭粤秋。那些还在打谭园主意的不相干人士,也只能讪讪而返。
但自那以后,谭园大门深锁,门里的杂草长得有人高。每周有人固定给谭粤秋送新鲜的吃用,谭粤秋几乎足不出户。
越山想着当年这场大戏,好笑又无奈。
总而言之,谭粤秋是幸运的。她跌荡起伏的人生总能在拐点处遇上愿意帮她一把的贵人。
他看了眼女儿:“你真要去找她的话,带篮子草莓吧。”
令梅扬眉笑:“英雄所见略同。”她现在最拿得出手的礼物,可不就是新鲜的草莓了?空间里倒是有今年收下的挂绿,但她不敢送哪。万一这位大小姐眼光锋利认出挂绿,她怎么解释?
次日,她如约赶到潘裁缝家。
潘裁缝换了身挺刮的中山装,外套呢大衣,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跟之前随意的打扮判若两人。
令梅忍不住微笑:“潘经理这身打扮,倒有点儿民国味了。”
心中恍然,他们要拜访的那位太太,不正是民国时期的千金小姐吗?
潘裁缝有点不好意思的道:“不能丢萧小姐的脸。”
有理。
令梅愉悦的随他来到谭园门外。
这是一座非常经典的福建古民居建筑。据潘裁缝介绍,这房子在清朝末初建,民国初完工,主人花了大价钱买了许多进口货装修房子呢。
潘裁缝敲了好一会儿门,又等了半天,才听到缓慢的脚步声。陈旧的大门吱呀声大开,露出张两鬓见霜、皮肤白晰的美丽妇人。令梅猜她大约50多岁,一张完美的鹅蛋脸,眼角唇间已有皱纹,但是眸子依旧清亮,嘴唇红润如少女。年轻时,不知是何等的美人呢。
她疑惑的目光在令梅身上逗留了片刻,蹙眉问:“你们找谁?”
第111章 谭粤秋
令梅微笑道:“谭夫人,您好。我姓萧,是云来村的村民。今天贸然拜访,是想和您谈一谈租您房子的事。”
谭夫人眸子一冷:“谁说我要出租房子了?不租!”
说完就要关门,令梅按着门道:“谭夫人,等一下。”她递出只精美的小篮子,笑眯眯的道,“自家种的草莓,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谭夫人瞥了眼竹篮里红盈盈的果实,目光从疑惑、震惊慢慢地变成了些许……怀念?
“草莓啊?”她眉间微蹙,眼神悠远。仿佛从这篮子草莓里看到了自己的过往岁月。
年轻时她旅居上海,每年草莓上市时,都要去国际饭店品尝他们的草莓拿破伦。那酸酸甜甜层层叠叠的美妙滋味,至今想起还会在心尖萦绕。她忍不住想,家里还有些奶油,年前存的面粉和鸡蛋也不少,这些草莓足够她烤一个草莓蛋糕了吧。
大门又打开了些,令梅这才看到谭夫人的全身。
一身宝蓝色的厚棉旗袍,肩上披着件银灰色的毛斗蓬,身形苗条气质优雅,虽然有了年纪,依然一派大家闺秀的名媛风范。只是令梅没能在她身上感受到任何悲喜之色。金元宝解释:说明这个人无喜无灾,人生就这样了呗。
“进来吧。”谭夫人声音中有丝被草莓裹胁的不甘与无奈。
令梅与潘裁缝欣喜的踏进谭园。
走在谭园的边廊上,穿过一进又一进,终于到了谭夫人的往处。
令梅震惊。
房子的结构是典型的一横一纵。宅子中间的一条中轴线,面积目测超过两百多平方,前后左右大概围着四五十个房间!
但是除了谭夫人所住的小院花木修剪得精细,其他房子院子满目的荒芜。杂草丛生淹没了路径,偶尔还能惊飞一群野鸟。想来谭夫人一人居住,也没力气整理若大的宅子,以至于荒废至此。倒是开了片菜地,可惜菜长得一般。
谭粤秋道:“请坐。”
小院里有张石桌,四个石椅。令梅将草莓轻轻放在桌上,和潘裁缝落坐。
谭夫人不客气的将心心念念的草莓收回屋去,随后端了壶茶出来。
令梅的目光定在白玉般的瓷壶上。她对瓷器并不精通,只觉得茶壶悦目且美丽。但是金元宝懂行,在空间里大呼小叫:“难怪这宅子外头有灵气,原来里面藏了不少宝贝!这茶壶大概有三四百年了,仿定窑的白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