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有个叫吴念念的学生吗?”
林玲想了想,点头,“记得,她念书非常优秀,人也很聪明,但家庭条件不好,差点上不了学,你担心她辍学,便将她接到家里。”
坐在椅子上的余酶冷笑,“是啊,我对她多好。”
最后,她却背地里爬上刘国雄的床。
第148章 七八十年代的往事(大修)
余酶普通工人家庭出身,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她自小不仅没受到父辈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迫害,反而是家里最得宠的女儿。
她自己也争气,没有因父母宠溺不思进取,反而在恢复高考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师范大学。
在大学里,她认识了来自贫困农村家庭的刘国雄。
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刘国雄父母支持他读书考大学是村里难得一份的远见。
刘国雄历经千辛万苦,步入梦寐以求的大学以后,不想却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有着巨大的差异,一时心里落差很大。
身边也有骄傲自大的同学瞧不起他农村出身,嘲笑他穿补丁衣服,天天吃馒头,打不起肉菜,人前的落魄重重打击了一个年轻人的自尊,刘国雄因此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在全国贫穷的年代他能考取大学,自有一番过人的本事,没多久,他就调整心态,暗暗发誓他要比瞧不起他的人过得更好,赚更多钱。
他清楚,底层阶级出身的他要想改变命运,唯有知识一条捷径。
他开始刻苦地读书,不止学习机械工业知识,其他各种杂书都读;生活中,他努力争取学校勤工俭学的名额,主动结识家境良好的同学,发展人脉关系。
知识分子为上、投身报效祖国为荣的时代,大多数家境良好的同学是乐于结交来自农村家庭的刘国雄。
因为贫困农村的同学能进入大学,证明了祖国的进步,代表了一种包容新潮的思想。
其实,刘国雄周正的面貌,自小干农活锻炼的健壮体格,也为他打通人脉圈子加分不少。
放下心中别扭的自尊后,他在大学里逐渐找回自信,敢跟同学搭话,讨论学术问题,聊人生理想。
课余时间,他便在食堂打工,也是在这里他认识了余酶。
余酶形象高挑,长相大气,性格开朗,有着北方女孩不拘小节的豪爽,在学校和男女同学都很玩得来。
当时追她的人很多,追求者们纷纷学习西方奔放的恋爱方式,有直接当众表白的,有写情书的,其中唯有刘国雄是例外。
他从不跟她多说话,只是食堂打菜时默默地给她多打,悄悄地表达自己的喜欢。
起初,余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特殊待遇,是一块吃饭的好姐妹总抱怨,“凭什么每回我和你打一样的菜,你的分量比我多。”
余酶大大咧咧没察觉其中不对,笑道:“我运气好呗。”
小姐妹提起的次数一多,余酶自己也感到不对劲了。
看着餐盘里比小姐妹多出的饭菜,她耳朵红了,一顿饭下来,嘴角笑得就没放下过。
从此以后,她便不再回家打牙祭改善生活,变成顿顿吃食堂,每次站在刘国雄面前打饭,她都不敢看他,羞涩低头等他递过餐盘,接过的同时才敢抬头看他一眼,然后匆匆离开。
青涩隐秘的爱恋充斥年轻男女心间,他们谁都没有往外说,压抑下彼此的爱意反而越发浓烈。
刘国雄身为男人不敢表白,是知道她家境很好,自卑作祟,担心她看不起他。
余酶不敢言明对他的爱情,是因为女儿家的羞涩。
慢节奏的美好时代,给了他们默默暗恋两年的时间,期间两人没有说过太多话,似乎每一次短暂的对视,都是一次热烈的示爱。
毕业后,刘国雄分到军工单位做工人,余酶被分到中学当老师。
有了一份体面工作的刘国雄,这时才慢慢脱离原生家庭带来的自卑,他自信满满地向余酶表白,余酶也开心地接受了。
一切都在往幸福的方向发展,刘国雄上进努力,余家父母不反对两人婚事,他们谈了几个月恋爱就结婚。
看似他们认识了好几年,其实从未有过深度相处。
婚前是甜蜜的恋爱,享受期待已久的快乐还来不及,是没有时间,更没有心思去了解对方的秉性,如此一来,可想而知婚后的一地鸡毛。
结婚后,余酶注重家庭卫生和生活质量,刘国雄却觉得生活邋遢苦点无所谓,钱应该都存着,以后晋升好打点。
他认为自己比妻子更有远见,余酶认为两者并不冲突,两人都读过书,都有自己的骄傲,便时常因为这些小事冷战矛盾。
幸好当时大多数的夫妻和他们的相处模式一样,结婚时日一长,吵架打架在所难免,他们混在其中倒也不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