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了。”
“负责在海外造船的,如果公司的待遇不够好,不能让外派的人经常回国和妻子团聚的,就有可能发生婚变。”
“我听到的不仅如此。据说,在国外又找了个女人生下孩子的也不少。”
“不错。有的妻子很多年以后才发现丈夫一直都过着重婚的生活。”
“你究竟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秦月苦笑了一下,“你没有向我解释的义务。倒是E,有机会你可以跟她聊聊这些事。那孩子太单纯了。”
“我会的。”K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下去,“我有个女儿,跟你们差不多大。我一直都教育她不要只盯着光明而不见识黑暗。她需要了解真正的现实和人性,才能活得明白、自在。”
秦月这个时候才真正提起了聊天的兴趣,“我的一个美国朋友也曾跟我说过类似的话。他们家是个开放家庭,她父母专门收拾了几间屋子出来,收留流浪汉和吸毒的人。我当时听着都害怕,她父母胆子也真够大的,就不怕那些人伤到他们。”
“她父母可真了不起!不过,我想她父母既然能有这样的智慧,必然提前做好了保护自己孩子的准备。”
“不错。他们兄弟姐妹一共十个人,九个是亲生的,一个是从韩国领养的,那孩子的母亲是个瘾君子。”
“十个孩子?!天哪!他们是天主教徒?”K感叹地问道。
“不是,是基督徒。我是帮一个贵族幼儿园联系外教的时候认识那个美国女孩的。她当时二十三岁,大学刚毕业就跑到中国西南山区的孤儿院里去做了一年的义工。后来才到了临海市。”
“她现在还在这里吗?”
“不在了,回国结婚去了。不过她说她还会再回来的,跟她丈夫一起。”
“那就好。这样的朋友很难得。”
“我也这么认为。”
车子到了K的酒店,下车前,K跟秦月道别,“谢谢你能明白我说的话。”
“应该是我感谢你才对。你是一位好父亲。”
“谢谢!”
车子继续向前,秦月叹了口气。老吾老以及他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他人之幼。K已经做到了后者。秦月回想着K清澈的双眼,又想到M泛红的眼睛,摇了摇头。
第十三章 董事
房厂长在过去的一周内都把秦月拘在了合资公司市里的办公室,让她和林姐一起为即将召开的第一届董事会做准备。林姐把办公室里打理得干净利索,又琢磨着跟她老公要了一个潜水艇专用的钟(二十四个时针)挂到了楼上会议室的墙上,办公室的气氛立马就不一样了。
秦月主要忙的是准备董事会日程所需用的各种资料。这些资料并不都是她写出来的,但都是她翻译的。所以,她就得花时间反复地和房厂长与会计碰下一年的预算表和销售计划,还挤时间和Adam见面,提前了解Adam对项目执行将要作出的总结。Adam负责提出,房厂长负责补充,合资公司对现有项目合同的看法以及是否加以修改的建议。
一份份双语资料干净整洁地打印出来,摆在了会议桌上。一式六份,荷兰方一共来三个人,其中一位是荷兰集团公司的董事会成员B,一位是其全球疏浚船只销售总监A,还有一位是亚洲区疏浚船只销售总监W。中方则只有房厂长一个。此外除了秦月之外,还有一个董秘。在合资合同签订的时候,双方就已经就这个职位做出了决定,将由中方雇佣。董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董事会有关的一切联系工作,并负责完成董事会的会议纪要。
这份会议纪要所有与会要员都要签字,具有法律效应,所有尤为重要。
陈瑞去接的几个老外,又把他们送到了酒店里整顿了一下,才带到了合资公司办公室。他们进来的时候,原本还算宽敞的地方,一下子逼仄了起来。B个头不高,体型瘦削,穿着讲究,举止中透出一股难掩的绅士气度,是合资公司的董事长;A块头不小,却略显虚胖,着装得体,是合资公司的监事;W则看起来根本不像荷兰人,皮肤黝黑,衣着休闲,神态放松,是合资公司的奠基人之一。
他们被让到了楼上,就坐后,秦月和陈瑞给他们端上了茶水。董秘也一早就来了,跟秦月一起忙着打印资料。他是房厂长也不知道从哪个学校聘过来的,是个三十上下,安静温和的人。
董事会正式开始了。董秘负责外方的翻译,秦月负责中方的翻译。秦月从中学时就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当了翻译之后更是如此。她一边做记录,一边帮房厂长做口译。
会议进行的很顺利,一天下来,除了中午简单地吃了个盒饭,休息了半个钟头之外,大家就没停下来过。到了下午五点,只有Adam的项目总结没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