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了!四儿一女供我在七零读大学(343)

作者:六六一定发财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稍稍思索了下,便没再讲价,而是买下团扇。

老婆婆还摆着两块云锦手帕,方农买一块,路子买一块。

给钱时,老婆婆感动得眼眶中都蓄积泪水。

“哎,国家开放,时代发展,骗人的也越来越多了,好多人辨别不了真云锦,买的都是假的,我们织的真的,因为太贵没人买,哎!没落了啊,我奶奶那一辈,是给宫里做绣品的,那才是鼎盛时期啊……”

方农耐心听她说完,好奇,“卖三十的那种是什么锦?看着也好看。”

老婆婆摆手,“那种就是这会看着好看,买回去用不了一年半载就会全部褪色,布料发烂,哎,我孙女不小心听到过,他们买两台机器,大量生产,一块布的成本不足一块钱。”

……

不足一块钱,卖三十的天价。

暴利啊!

分开后,方农和路子感慨,“看,他不仅是小偷,还是骗子。”

路子老实,“但他……他挣得多……”

一晚上卖二十条云锦,都能挣六百左右。

一个月都当万元户了。

路子从未见过这么赚钱的小摊贩生意,说实话,方农也是。

方农抿嘴,“我妈说了,昧着良心的钱不能挣,我是听妈妈话的好孩子,我不干欺骗消费者的事,不然以后妈妈就不爱我了。”

路子:“……”还好有你妈可以管着你,不然我怕你比殷承更黑心。

两人继续逛,买了些吃的,找到一个小孩子买一小口袋的漂亮雨花石,才回大剧院找妈妈。

安小芸出来的时候很兴奋,她也不管方农和路子听不听得懂了,眼睛几乎在发光般。

“不虚此行,这一趟真是不虚此行,农农,路子,我们国家民族古典舞蹈真的太好看了,那都是瑰宝,国之瑰宝,太艺术了,太有特色了,若不是担心歌舞团的演员们会累,我真希望他们每个城市都跳一场……”

方农今年十岁,他对国家瑰宝,民族古典艺术始终不是太热衷。

但是看妈妈如此,他仰头,认真询问。

“妈妈,我们国家珍贵的东西,我们应该保护好,不能让它失传,是吗?”

“当然!”安小芸不假思索。

“那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孕育的结晶,农农,我们出生在这片土地上,就有这份义务,要把珍贵的好东西都尽量保存下来,让我们的后代看见。”

方农若有所思,“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第269章 爸妈不要你们了

方农从来不是个逞强的人,他知道何谓专人专用。

护卫妈的事,爸在交给爸,爸不在交给路子叔。

拿奖交给炮哥。

学习交给二哥。

做饭交给四弟。

奶和好姐特长:骂人。

因此,打击售卖假云锦的殷承,方农决定交给专业的人。

他回到宾馆,借了妈妈随身携带,用来写小说的信纸,写一封长长的举报信。

信中,农农把自己今日的所见所闻如实一写,再言辞恳切的请求政府干涉此事,如若不管,事情最坏会到什么程度。

安小芸了解到他在做什么,甚是欣慰。

“这是有意义的事,农农,妈帮你。”

说干就干,安小芸帮忙指导、润色。

最后,一篇文采斐然又颇具大局观的举报信形成了。

直到许多年后,这封举报信还被裱起来,展示在南京的云锦博物馆,被誉为拯救云锦的转折点,被喜爱云锦者大为夸赞。

时间回到现在,第二天一早,方农便把举报信投进政府门口信箱。

之后一整天,他们一行三人都在南京开开心心的游玩。

夜间,他们坐上火车,结束这一趟有意义的南京之旅。

与此同时,夜市人潮拥挤处,殷承售卖云锦和雨花石的摊子前走来几个男女。

殷承多精一小孩?

他直觉哪不对,心咯噔一跳,面上却仍笑眯眯。

“几位叔叔阿姨,你们想要什么?我卖的都是南京特产,童叟无欺,都是正规的……”

一位短发利落的女性指着色彩华丽的云锦,面上溢出好奇。

“小朋友,这是什么呀?”

南方口音。

应该是来玩的旅客,大概率在政府部门上班,所以一身官气吧。

殷承把心放回去,他笑嘻嘻的介绍。

“这是云锦,名锦第一,以前是宫里达官贵人用的贡品,现在不多了,买到就是赚到,阿姨,你喜欢吗?你长得好看,买得多我可以给你便宜些。”

短发利落女性笑了下,“你看着不大,还能做主?如果我买……”

她转头数数身边的男人,继续,“六条,你能给我便宜多少钱?”

大生意。

殷承眨眨眼,“我能做主,这就是我的生意,阿姨,一条四十五,我给你算四十,一共二百四,行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