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显然它们没想到姨外曾外祖母会投敌,而末法时代人类科技又发展得这么迅速,难寻良机。
且有姨外曾外祖母相助,当初‘建国不许成精’,大破封建迷信,对其它势力而言国内可谓是最难建功立业的地方了。
战略失败后,这里的重要性便大大降低,所以唯有‘飞升’。
孔碧也有意于此,毕竟作为妖王,她先天是有继承权的,就算最后太女不是她也能当个‘王爷’,而呆在蓝星能有什么?
家里有王位要继承,这还犹豫什么?
当然,主要如此,也是孔碧揣摩官方态度而言,或许是姨外曾外祖母下过苦功,又或者是本身国家不欲起兵戈,有容乃大,双方暗地里颇为默契,虽不称臣,但也可为友为盟。
这个态度一出,孔碧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而且人疏远修仙者亲龙凤,也可见其态度,孔碧之前日日揣摩,发现人对修士的感官可比妖复杂多了,这从古时皇帝自号真龙天子而不尊修士就看得出来了。
毕竟古代当权者怎么能容忍自己头上有人作威作福,比起妖来说,修士反而才更需要防备,当然,古代卸磨杀驴是常有的事,各种妖怪吃人的故事层出不穷也看得出来。
而当下社会,仙神就更不能被容忍了,仙神长生不老,素无国家观念,不像妖族以血脉维系,而无国势力,所以对人来说,一有机会甭管修士是不是老祖宗都得送走,这才会去寻龙。
一为旱灾,二为提前唤醒真龙好达成合作,毕竟双方曾经本就共事颇为亲善,在现在就达成合作徐徐图之,世界可欺,宜早不宜晚,如曾经那般割海封疆未尝不可。
至于日后反目,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孔碧不在意这些,毕竟她已经打定主意置身事外了,待寻龙后她就会上报,一为请功,二看大圣有没有别的想法。
有的话她就看着办听不听,虽然孔碧对长生久视有所想法,但她本来就是个衣食无忧的咸鱼,人又年轻,也不怕拒绝后被封锁血脉之后不得寸进,可能老了之后又会后悔,但那会儿后悔也没用了。
抱着这种光棍的想法,孔碧是啥也不怕了,反正国家态度明朗,她也清清白白的,孔家村不少年轻人也考了公务员悠哉度日,可见国家并没有抱有偏见,孔碧自然也没什么可忧虑的。
像曾经那样随便找个班上或者连班都不上直接摆烂啃老也无所谓,毕竟她原本的命运也不差,还真没有野心。
孔碧觉得,对方能这么早找来,大约也有她咸得离谱,不被视为威胁的原因。
不然如何她性格跟姨外曾外祖母一样,早防备起来了。
毕竟绿孔雀选择在那种时候激活血脉,未尝没有看苍生苦楚、世事凌乱,逐鹿机会近在眼前的意思。
可惜那时的人有信仰,或许姨外曾外祖母一开始确实有当军阀逐鹿天下的意思,但后来必然是没有了,甚至完全倒向了理想。
但孔碧就不行了。
作者有话说:
第115章
第二日,孔碧便搭乘飞机前往昆仑。
昆仑是很大的,西起帕米尔高原,向西横跨多个省份。
如果说十万大山是南地最著名的山脉所在的话,那昆仑山脉当为国内第一,从知名度各方面来说都远胜十万大山。
论资源来说,两个山脉相差其实是不太大的,孔碧此前也疑惑过为什么双方名气会差那么多,现在她是知道了,因为昆仑山住着的是自己人,而十万大山这边就未必了。
这倒也正常,毕竟古时候南方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什么鱼米之乡那都是后来的事,因为不宜居,人少妖多,自然而然就越发吸引妖怪汇聚。
而绿孔雀也是喜山林草地多于人,因此一开始还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凤鸣岐山’等明显人与鸟类达成合作的事情,后期却罕有,一是被龙钻了空子,而是它们自己也确实决策错误,将根据地选在了南方。
古时候国都可基本都是北方的。
而比起凤族,龙族可谓是广结善缘,不仅与人牵涉颇深,道教那群修仙的也因此将昆仑称为‘万山之祖’,这种话都说得出来,可见双方合作有多深。
而龙族祖地,曾经就在昆仑。
孔碧坐飞机的途中,也顺便上网搜了搜昆仑山的新闻。
“昆仑山真龙事件”
“昆仑山蛟龙”
“昆仑山军事禁区”
“昆仑山蛟龙渡劫”
“……”
各种真假难辨的新闻在网络上肆虐,孔碧对其它信息都不在意,只关注到了一点——军事禁区。
看着这四个字,孔碧玩味的笑了笑,要知道,派重兵把守,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国的关注,间谍、试探都绝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