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的蛋壳何其坚硬,也幸亏孔碧提前敲出了裂纹,不然里头的小家伙可能好不容易活过来,却因为出不去反而憋死了。
咔嚓……
裂缝越裂越大,十几分钟之后,摇摇欲坠的蛋壳里,陡然露出了一颗小脑袋。
小家伙头顶蛋壳,脸上覆着稀疏的羽毛,或许是刚出世、又或许是被烫熟了,肤色没有呈现出一般鸟类的粉色,而是像人类刚出生的婴儿一般红彤彤的,两颗眼珠如兔子一般血红,脑袋形状略像蜥蜴,眼睛两侧的纹路略深,一看就知日后如果长出了毛发必然与周围颜色不同。
只这一点,孔碧就判断出这是只长毛的生物,而非长羽毛的生物。
原因很简单,鸟类的羽毛虽然多色彩斑斓,但这种羽色通常不会带到皮肤上,反倒是猫狗这种带毛的生物,如果把它们的毛给剃了,却有可能看到它们穿的不是‘皮大衣’而是‘纹身’。
不过仅凭一个脑袋,孔碧还真认不出对方是什么生物,小家伙似乎知道孔碧的心意,仰头发出一声嘹亮的婴啼,夜晚若是在野外听到这样的声音怕是会以为自己见了鬼。
它栗褐色的毛发略微泛红,不知是不是受到了丹药的影响,小家伙迈步从足有一厘米厚的蛋壳中走了出来,虽然刚刚出生,但这并不影响它走路,个头虽不大,但双-腿极长,看上去结实有力,前肢却有极短,不及后肢三分之一,更吸引人瞩目的是它的尾巴,长度几乎比身子还要更长一些,从上面覆盖的稀疏绒毛来看,它的尾巴带有白色的环形条纹、腹部、头顶、吻部同样都是白色,并不是如孔雀等鸟类一般华美,色彩低调古朴。
从它的长相上来说,脸部跟蜥蜴着实想象,但其并非四肢着地行走,仅靠后肢走路,前半生挺立,如果不是体型偏纤细,头上又没有长角,那拿去冒充西方的龙似乎都是可以的。
这种走路姿势,还有短小的前肢,让孔碧自然而然联想到了一种生物——恐龙。
在人类未出现前,恐龙才是这个星球的霸主,孔碧家里现在都还有曾经哥哥骗自己压岁钱买回家的恐龙模型,虽然如今恐龙似乎逐渐不为人知,但孔碧对恐龙的印象还是很深的。
不过孔碧能记住的恐龙,也无非是蛇颈龙、霸王龙之类比较出名的,但现在这只明显不是孔碧所熟知的,只是其看着确实让人觉得有几分眼熟。
孔碧苦思冥想,终于从自己久远的记忆中想到了它的学名。
——中华龙鸟。
在曾经,中华龙鸟被认为是介于非鸟类兽脚恐龙的过度进化形态,被当成世界上第一只鸟,至今如果旅游的人去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还能看到‘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这样的标语,而第一只鸟,便指的是龙鸟。
然而尴尬的是,后来经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龙鸟不仅不是鸟类的祖宗,甚至还与鸟类的亲缘关系十分遥远,只是龙鸟的学名却已经留在了大众印象中难以改变,所以对方虽然是恐龙不是鸟,但仍然被以龙鸟称之。
这种事情在人们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并不少见,孔碧自然也不会觉得有多怪异,她更在意的还是龙鸟的体型。
因为在孔碧的印象中,恐龙大部分似乎都是大块头,比大象还来得更加庞大,这在恐龙时代并不稀奇,但放在当下却是连藏都没法藏。
好在孔碧动手在手机上搜索一番后发现,龙鸟的个头并不大,成年体似乎也才一米左右,让她大松一口气。
作为早白垩纪,距今可能一亿两千六百万年前的古老生物,能长得如此娇小,实在是让孔碧深感庆幸。
毕竟一米多的恐龙要隐瞒起来可比两三米的生物要容易多了。
正在孔碧放松时,小龙鸟突然嘎一下往后瘫倒,双-腿直抽抽。
孔碧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它缺氧了!
第111章
一亿多年前的氧含量跟如今可不同,当时的氧气浓度能有30%乃至以上,这样的氧气浓度造就了无数大体型的生物,但一旦氧含量下降,那对这些大个头而言毫无疑问就是灭顶之灾。
现代不在高原地区生活的人在踏上了高原后,若是没有提前准备好氧气瓶等物、周围又恰好无人救援的话,都有可能直接命陨高原。
现代各地氧含量的差别尚且能造成如此后果,就更别提龙鸟一亿年前生活的世界和现在的世界所产生的差别了。
所以龙鸟在降生后,也理所当然的呼吸不畅。
因为缺氧,才刚出生,就又‘病危’了。
这个结果,孔碧倒不是很意外,虽然绿孔雀并非恐龙时代就登上历史舞台的生物,但在恐龙大灭绝后,鸟类便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新的巨型生物,而任何一个世界‘霸主’,都免不了去探知世界,搜寻历史。